搜索你想要找的

Medical Service
医疗服务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成功完成纳米刀消融手术

2024-11-21 21

近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放射科微创介入组成功完成了本院首例应用纳米消融刀技术(NanoKnife)治疗肝内转移癌的介入手术。此次手术在多学科团队的通力合作下顺利完成,标志着本院在实体肿瘤消融治疗领域迈上了一个新台阶,也能为实体肿瘤患者带来更多的治疗选择。

此次接受纳米消融刀治疗的患者为一名胆管癌肝转移患者。该患者于2020年确诊胆管癌后行外科切除治疗,术后病情稳定。2024年4月患者于我院复查,结果显示肿瘤发生肝内转移。因患者肝内转移部位毗邻重要大血管,手术风险较大,经过肝胆外科、肿瘤内科、放射微创介入科、影像科等多学科专家团队详细的术前评估及讨论,并综合患者自身的治疗意愿,决定为患者采用“纳米消融刀”进行局部肿瘤消融治疗。

image.png 

(图:该转移病灶位于肝门部,临近下腔静脉,手术风险较高。)

手术过程在全麻下进行。由胡红杰教授指导,吴瑕主任医师主刀的微创介入治疗团队凭借高超的介入技术,将电极针插入肝脏肿瘤部位,通过高压脉冲电流精准灭活肿瘤组织,成功实施了纳米消融刀手术。手术过程顺利进行,术后患者疼痛感觉轻微,恢复良好,在术后第五天便顺利出院。

image.png

(图1:使用纳米刀消融术中图像。图2:纳米刀消融术后图像。)

不可逆电穿孔(纳米刀)肿瘤消融技术,由美国安启医疗研发,是全球首个利用该技术被批准用于软组织肿瘤消融的商业设备,分别于2010年3月、2011年10月通过了欧盟CE、美国FDA批准应用于临床,安全性及疗效得到众多临床使用专家认可。国内于2015年6月获得NMPA批准用于肝肿瘤和胰腺肿瘤治疗,是NMPA批准的唯一明确治疗胰腺肿瘤的产品。该技术的临床应用适应了肿瘤治疗领域发展的需要,填补了在肿瘤疑难部位消融治疗领域的空白,扩大了肿瘤治疗范围,将造福于更多的实体肿瘤患者。

 与传统的热消融和射频消融技术相比,纳米消融刀技术通过高压脉冲电流在肿瘤细胞膜上形成永久性电孔,使得细胞凋亡而不会引发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该技术特别适用于那些位于血管、胆管等关键解剖区域的肿瘤,具有较高的精准度和安全性。它的应用有效解决了传统消融方式无法靠近重要解剖结构的难题,进一步提高了肿瘤患者的局部控制率和长期生存率。

截至目前,纳米消融刀技术已经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广泛应用,其安全性和有效性得到了国际临床研究的充分验证,被欧美等国家的诊疗指南推荐为肝脏和胰腺等实体瘤的创新治疗方式。随着这一技术在国内的推广应用,纳米消融刀有望成为危险区域实体瘤的局部治疗主要选择之一,为患者带来更大的生存获益和更好的生活质量。

image.png

 

(放射科微创介入团队胡泽鑫供稿)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