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商报:高一学生一上课就睡大觉 医生说他不是懒而是病了


高一学生一上课就睡大觉 医生说他不是懒而是病了
来源:每日商报 2016年4月15日星期五 17版 健康
商报讯 (记者 祝洁炜 通讯员 王家铃 周素琴) 最近两年,15岁的小于(化名)经常被父母和老师批评,原因是他总是在课堂上睡大觉。大家都觉得,这孩子实在太懒了。直到最近,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神经内科张力三副主任医师为小于正了名,其实小于不是懒,而是得了一种叫“发作性睡病”的毛病。
上课总是忍不住要睡觉
小于今年读高一,学习蛮紧张,他爱睡觉的毛病,已经有快两年了。讲台上,老师在讲课,他坐在下面,听着听着就趴在桌上睡着了。他不光上课的时候睡觉,就连考试的时候都会睡着,有时候,一觉睡醒,其他同学都快考完了。
为了这事,老师跟小于谈了好几次话,还特意将他的座位调到第一排,可还是挡不住他爱睡觉的毛病。父母也很奇怪,孩子晚上不熬夜,睡得也蛮好,为什么白天还这么瞌睡?
大家得出的一致结论是,这孩子太懒了!耐心教育不成,父母就开始对孩子又打又骂。可任凭怎么打骂,小于白天照睡不误。
父母还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孩子只要情绪一激动,就会全身发热,突然昏倒。有时候,为睡觉的事情说说他,孩子说话一激动,就在他们面前倒下了,把大家吓得够呛。
诊断需要进行睡眠监测
孩子是不是病了?经人介绍,他们找到了邵逸夫医院神经内科的张力三副主任医师。根据小于的临床表现,白天嗜睡,一激动就会昏倒,张力三想到,会不会可能是发作性睡病?
张力三让小于接受了整夜的多导睡眠监测和白天多次睡眠潜伏期测试,检查结果一出来,果然印证了他的猜测,小于正是得了一种叫“发作性睡病”的疾病。
张力三解释,在保证夜间6-7个小时充足睡眠的情况下,正常人白天的睡眠潜伏期(从入睡准备到睡着)在10-15分钟,如果小于8分钟就考虑是发作性睡病,而小于白天的睡眠潜伏期只有三分多钟,入睡非常快。另外,正常人入睡之后,要先进入一个非快眼动睡眠期,然后再进入快眼动睡眠期,这个过程大概需要90分钟左右。而患有发作性睡病的患者在入睡后经常直接就进入了快眼动睡眠期,如果这样的情况出现两次以上即可诊断,小于出现了三次。
据国外的调查统计,每十万人中,就有25-50名发作性睡病患者。在我国,因为对这个疾病的认识不高,很多患者要在发病十年之后,才被诊断出来。张力三说,他每年会接诊十多例发作性睡病的患者。
轻者调整生活方式就能改善
患上发作性睡病,白天睡意随时可能袭来,尽管对身体说不上什么伤害,但是会给工作和学习带来很大不便,尤其是从事驾驶、机械操作等工作,就可能会造成危险。
张力三说,对于一些症状比较轻的患者,首先选择的治疗方式是生活方式调节。晚上要保证充足的睡眠,白天可以采用间歇小睡的方式,每次睡15到20分钟左右的时间,同时在白天避免使用可能加重瞌睡的药物。
回校之后,小于的父母向老师说明了孩子的身体情况,允许小于每次在课间休息时小睡一会。现在,小于在两节课之间趴上15分钟左右,基本上就能做到整节课都蛮精神,不打瞌睡。
“对于一些比较严重的发作性睡病患者,就需要加上药物治疗了。经过规范的治疗,大部分发作性睡病的患者都能正常工作和学习。”张力三说。
如何区分发作性睡病和普通的嗜睡?张力三说,发作性睡病除了白天总是打瞌睡爱睡觉之外,常常还伴有其他症状,比如猝倒发作,情绪一激动就突然倒地;睡眠瘫痪,从睡梦中醒来时发生的一过性的全身不能活动或不能讲话;睡眠幻觉,入睡前或睡醒前出现幻觉,以幻听最为常见。这也被称为发作性睡病四联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