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时报:乳腺癌15年临床数据新鲜发布


像安吉丽娜·朱莉那样 预防性切除不能改善生存期 男性患乳腺癌与肝功能有关 |
乳腺癌15年临床数据新鲜发布 |
时报记者 纪含羽 通讯员 王家铃 周素琴 |
时报讯 关于乳腺癌,像是女性应时常自测、情绪和压力不利于乳房健康等信息已被老百姓所熟知,但支持这些理论的基石从哪里来? 上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乳腺疾病诊治中心发布了乳腺癌临床研究数据,数据库自2000年5月邵逸夫医院肿瘤外科成立之初便开始建立,如今已是第15个年头了。本次数据包括2000年到2013年底,13年时间里共计1959例乳腺癌病例,随访则截止到2014年11月。该乳腺疾病诊治中心成立于2011年4月23日,将治疗乳腺癌相关的肿瘤外科、肿瘤内科、肿瘤放疗科、整形科、病理科、B超室、放射科等十几个科室联合起来,为乳腺癌患者提供多学科综合化治疗。 13年的乳腺癌临床研究,研究出了什么新成果?昨天,邵逸夫医院肿瘤外科副主任赵文和主任医师,就向记者详细解读了这份研究数据,并从中“点”出了五个重要信息:1.男性患乳腺癌与肝功能有关 ;2.年轻人患乳腺癌少但恶性程度高;3.治疗肿瘤不仅分期而且还要区别肿瘤分子分型;4.肥胖患者乳腺癌手术预后差;5.像安吉丽娜·朱莉那样预防性切除,并不能改善生存期。 男性患乳腺癌与肝功能有关 在邵逸夫医院,被研究的1959例乳腺癌患者当中,男性占到0.6%。赵文和主任医师透露,中国大陆男性患乳腺癌的概率达到1%,而在中非,男性患乳腺癌的概率则高达5%-6%。 尽管已经从很多媒体渠道得知男性也会得乳腺癌,可到底怎么得上的,老百姓还是边偷笑边摇头表示费解。 “这可是个严肃的问题,涉及肝脏在激素代谢中的功能。”赵文和主任医师告诉记者,许多激素在发挥调节作用后,主要在肝脏内被分解转化,从而降低或失去其活性,“这个过程叫作‘灭活’,灭活过程对于激素具有调节作用”。 大家都知道,不论男女,身体里都存在着雌激素。雌激素可以在肝内与葡萄糖醛酸或活性硫酸等结合,从而灭活。当男性患者患有肝病时,由于对激素“灭活”功能降低,使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则出现男性乳房发育的现象,进而产生一系列乳腺疾病。 年轻人患乳腺癌少但恶性程度高 都说乳腺癌正在年轻化,那到底年轻人有多少概率患上乳腺癌,其恶性程度又是怎样的呢? 赵文和主任医师解读说,在诊治的1959例乳腺癌患者中,年龄最小的22岁,最大的85岁,中位年龄51岁。在这其中,小于40岁的年轻乳腺癌患者占到了13%,40岁到60岁的年龄段妇女占了66%。 “虽然小于40岁的年轻人患乳腺癌的概率并不算高,但恶性程度却非常高。所以,并不要认为,年轻人就不会患上乳腺癌,也不要以为,年轻人身体强壮,容易被治愈。”赵文和主任医师说。 明明中老年时期是乳腺癌高发期,可为何年轻患者病情易恶化呢? “这是因为老年人乳腺癌的细胞分化程度较好,对内分泌治疗敏感。”赵文和主任医师说,“老年人乳腺癌的周围组织环境也与青年人不同,如血管新生较少,无法提供充分营养,不利于癌细胞快速生长,淋巴和血道转移机会也较少。反之,年轻人血管新生较多,养分供给较快,癌细胞生长速度也就快了很多。” 治疗不仅分期还区别肿瘤分子 “来医院就诊的患者,仅有1%已经存在远处转移,但有9%的患者,肿瘤已经在5厘米以上,并伴有腋窝淋巴结转移。”赵文和主任医师说,简言之,就是很多来门诊的乳腺癌患者到中期才意识到。 他解释,乳腺癌分为四期,在1959例患者中,一期患者占36%,二期占54%,三期占9%,四期占1%。 “除了分期,乳腺癌还有肿瘤的分子分型,这也是国际上统一的区分法。”赵文和主任医师说,根据肿瘤的雌激素、孕激素、表皮细胞生长因子、肿瘤增值指数的不同水平,组合为四种不同的分子类型,四种不同的分子分型治疗方式,预后各有差异。 肿瘤的分型已经从过去的组织学分型发展到组织学联合分子生物学的分子分型,这实现了对患者进行个体化的预后判断,治疗方案的制定。邵逸夫医院病理科分子病理诊断中心拥有省内唯一的经过论证的基因诊断实验室,为乳腺癌患者提供一系列全面基因检测服务,协助患者与临床医生,战胜这一女性最常见的肿瘤。 “对于老百姓来说,这可能太专业了。不过,我们统计了不同手术方式、不同分子分型、不同病理分期在40岁以下和以上的治愈数据。经过我们10余年的不懈努力,治疗效果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5年生存率92.1%,10年生存率85.1%。” 肥胖患者乳腺癌手术预后差 “65%的乳腺癌发病是受雌激素影响造成的,健康的生活方式尤为重要。” 赵文和主任医师说,长期高脂饮食引起的肥胖很危险,BMI指数(用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米数平方得出的数字)大于25的人,更容易得乳腺癌,因为脂肪是合成雌激素的原料,65%的乳腺癌发病是受雌激素影响造成的。 “尤其是绝经后,体胖人群的乳腺癌危险性远高于体瘦人群。25岁时体胖,并一直胖到绝经后,则患乳腺癌的概率最高,预后最差。” 预防性切除 并不能改善生存期 像好莱坞明星安吉丽娜·朱莉那样预防性对侧乳房切除术,对于那些适合单边乳房切除术并有保乳愿望的妇女来说,并不是必要的选择。 “人们往往认为,预防性对侧乳房切除术既治愈了已知的乳腺癌,同时也消除了对侧乳房存在同步隐匿性恶性肿瘤或未来发展为新的病灶的威胁。” 但赵文和指出,其实,预防性对侧乳房切除术的总生存期,其实与乳腺癌保乳手术和乳房切除术相似,预防二次癌症并不能改变原发癌症的的死亡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