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你想要找的

NEWS
新闻资讯

今日早报:跟踪15年,分析了近2000例病例 邵逸夫医院整理出我省乳腺癌诊疗“大数据”

2015-02-10 3724


跟踪15年,分析了近2000例病例
邵逸夫医院整理出我省乳腺癌诊疗大数据

患病人群集中在4060
保乳手术并不会增加复发概率

通讯员 王家铃 周素琴 本报记者 黄淼君

  日前,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乳腺疾病诊治中心公布了一组属于浙江人自己的乳腺癌数据——《乳腺癌临床研究15年的演变》,可以说这是我省15年来乳腺癌诊疗的缩影

  1959名就诊者,每一名患者都能在病案数据库中查到具体的病情,这样细致的工作,既方便了患者的疾病诊治,也发现了许多患者急于知道的疑惑。

  就这近2000例病案的分析情况,邵逸夫医院肿瘤外科心副主任赵文和主任医师,想和所有患者以及未患病的女性,分享几点心得,也许这些东西对于保护你的乳房会有一些启发。

乳腺癌患者里中年女性占比66%

  早在2000年,邵逸夫医院成立了肿瘤外科,当时肿瘤患者并没有现在这么普遍,但是提起恶性肿瘤,是人人谈之色变,而肿瘤真正的发生原因没有多少人知道。

  乳腺癌,这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15年前,如果被确诊为这种疾病,患者和家属都会很焦虑,担心活不长。

  乳腺癌术后的生存率到底怎么样?回答这个问题,有许多国外的数据、例子,但国内鲜有数据来说明。在建院之初就和美国联手的邵逸夫医院,决定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情:收集整理每一名来就诊患者的数据,通过数据分析,揭秘让女性谈之色变的乳腺癌。

  15年过去了,这个繁琐的工作终于有了初步的结果:跟踪随访到201411月,发现乳腺癌患者就诊时年龄最小的只有22岁,最大的有85岁,其中小于40岁的年轻乳腺癌患者占比有13%4060岁年龄段的女性患者占比达到66%

  这说明我省的患病人群,主要还是集中在4060岁,但40岁以下的年轻女性也不能掉以轻心。赵医生说。

乳腺癌家族有四姐妹

  女性一生中患上乳腺癌的概率大约为7%8%,到底是哪些因素使得这些概率转变为百分之百的呢?

  原因非常多,除了心理因素和社会因素,和遗传因素也有一定关系,我们发现同样是乳腺癌,如果患病类型不同,和愈后是否复发关系非常密切。赵医生说。

  乳腺癌以分子分型划分有四姐妹,她们分别是:老大luminalA型、老二luminalB型、老三HER-2过表达型以及老四三阴性乳腺癌。

  这四种分型中,大姐出镜率很高,在邵逸夫医院近2000例病例中,有60%的人都是这种类型。虽然出镜率高,但是杀伤力不大,患上这种类型的乳腺癌患者,术后效果还不错,复发概率也低。

  老二的患病率不高,但是容易骨转移。

  老三和老四的患病率加在一起达到33%,出镜率虽然没有老大高,但是杀伤力很大,而且喜欢袭击年轻女性,特别喜欢在病情控制好后的三年内、七年后再次出没,将癌细胞转移到肺、肝和脑,干扰女性的正常生活。

  所以乳腺癌家族中的这四姐妹,最难缠的就是老三和老四。

  而决定这四姐妹出场概率,主要是由女性患者自身的基因特点决定的。从这个角度来说,女性患乳腺癌,更多的是在娘胎里就决定了类型。

乳房的去留由你和医生共同决定

  乳腺癌对女性最大打击,就是很有可能失去乳房。

  保命还是保乳房?过去15年中,邵逸夫医院近2000例患者中,40岁以下患者中33.1%的人选择了保乳手术,40岁以上患者中23.6%的人选择了保乳手术。

  跟踪15年后,这些保乳手术的患者中,五年生存率达到了97.2%(1期)和93.4%2期),而选择不保乳采取改良根治术的患者,五年生存率分别为97.8%93.9%

  五年生存率是医疗界用来衡量乳腺癌治疗效果的一个重要指标,某种意义上,已经算临床治愈了。

  到底要不要保乳呢?赵医生给出的建议是,因人而异,和医生详细沟通,选择最适合的方式。是否保乳,除了病情,还和个人的心理承受能力、经济能力、对外貌的关注度等多种因素有关。当然,和接诊的医疗机构的技术也有一定关系。赵医生说。

  从15年来患者选择的手术方式来看,2000年选择保乳手术的人在5%以下,而到了2013年,选择保乳的人已经达到了31%,这个增长趋势也反映了普通人对保乳的认可和接受。在邵逸夫医院诊治的年轻乳腺癌保乳率达到33%,为全省最高。赵文和说。

  以前,大家都担心保乳会埋下复发的种子,15年跟踪随访后,我们发现符合保乳指证的患者,做保乳手术并不会增加复发的概率。赵文和说。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