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你想要找的

Medical Service
医疗服务

呼吸内科创新疗法-支气管内近距离放射治疗在气管支气管肿瘤中的应用

2024-11-20 13

气管及支气管肿瘤是呼吸介入治疗领域的常见疾病之一。超过90%的气管支气管肿瘤为恶性,良性肿瘤约占10%。这类患者往往表现为显著的呼吸困难、气急、咯血,甚至可能窒息需要紧急抢救,是呼吸内科常见的危重急症之一,常常需要反复接受呼吸内镜介入治疗,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的身心折磨,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卫生经济学负担。

对于气管支气管肿瘤,传统内镜下介入手段是采用各种冷热消融的方法,对肿瘤进行直接的切除,或者采用支架植入的方法,让患者呼吸困难得到改善。但存在的主要问题在于,切除后肿瘤往往会再次生长,就像田里的杂草一样需要不停去清理。因此,单纯的气道消瘤治疗或支架植入治疗对支气管支气管肿瘤的控制并不理想。比如气道腺样囊性癌的病人,这是一种少见的恶性肿瘤,导致患者反复的气道狭窄及梗阻,对传统的放化疗均没有显著的效果。一旦气道受累,就注定了要反反复复接受呼吸内镜介入治疗,甚至多达几十次近百次的治疗,这是非常残酷而又无奈的。

面对这样的困境,邵逸夫医院在省内率先开展的支气管腔内后装放疗成为新的突破点。人体肺部存在天然的气道解剖通道,相比外放疗,直接利用气管镜对腔内的病灶进行治疗放射治疗具有独特的优势。这一疗法通过气管镜这一微创手段,将放射源直接送达肿瘤部位,通过计算肿瘤侵犯的范围及长度,内镜直视下精确定位,以及剂量控制,实现针对气管腔内病灶的精准治疗,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同时大大减少了对周围正常组织的损伤,将放射性肺炎的风险几乎降至为零。近距离的腔内放射治疗,可显著减少累计放疗剂量,缩短放疗时间,均次腔内放疗时间往往在5分钟以内,术后患者不需要频繁接受腔内坏死物清理,能够显著减少患者的内镜介入次数,缩短恢复时间,极大的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延长了患者生存周期,对于气道受累范围小的患者可实现根治目的。

我们也希望广大患者能够了解这一创新疗法,与医生共同抗击疾病,并重拾健康生活的信心。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