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你想要找的

NEWS
新闻资讯

钱江晚报 大一女孩突然宣称自己是中国首富,背后真相令人心疼……

2021-03-08 4207

文章来源:钱江晚报   202136

春天是个万物复苏的季节,草长莺飞,一片生机盎然。

但是,复苏的不只是天气和动植物,还有各种精神心理疾病。

民间有个说法:菜花黄,痴子忙,说的是油菜花飘香的春天,精神疾病患者病情会达到高峰,出现忙乱、亢奋甚至躁狂表现。

每年35月份,精神疾病复发率是最高的。每年春天,预防精神疾病复发和新发,都是精神卫生科医生的一个重要任务。

小佳(化名)是一名大一学生,是父母眼里的乖乖女孩。平时温和亲切的她,最近却总爱在别人面前说大话,说自己能力很大:我是中国第一首富,我的钱你们随便拿,喜欢我的人都排着长队……

小佳的话比平时明显多了,声音也大,嗓子都喊哑了。整天忙忙碌碌,不知疲倦,总爱逛街花钱,看见什么都往家买,不管有用没用;做事情虎头蛇尾,家人也不能说她,一说就发脾气。

图片来源于CFP

小佳的父母特别难过,觉得小佳完全变了一个人。

经人提醒,他们带小佳去了邵逸夫医院精神卫生科门诊。这才发现,小佳是得了躁狂症。

为什么春天会让人情绪躁动?

精神卫生科副主任医师张磊说,这可能和春天特殊的气候有关。春天气候多变,气温时高时低,加上气压和空气湿度变化,容易引起神经内分泌紊乱导致情绪波动,诱发精神疾病。

随着春季日照的延长,人体内分泌激素和神经递质都会发生相应变化,如松果体褪黑激素分泌下降,体内单胺类(如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和五羟色胺)神经递质增加,可能诱发躁狂或精神分裂症,正常人的情绪也会更加高涨甚至躁动。

而精神疾病患者对气温、气压、湿度等气候的变化又高度敏感,所以精神疾病在这个季节容易复发。

精神障碍早期有哪些表现?

性格改变

如原来热情合群的人变得冷淡、孤僻、不合群,有教养的人变得出言不逊,对人没有礼貌。

神经症症状

头痛、失眠、抑郁、焦虑、强迫、恐惧,注意力不集中等。

情感改变

表现为情绪高亢,趾高气扬,做事有始无终,或情绪低落,悲观厌世等。

敏感多疑

无故怀疑别人一言一行都是针对自己,甚至认为电视、手机里内容与自己有关,或自言自语,无故哭笑等。

如何避免春天精神疾病复发?

合理安排工作、学习,多户外活动,亲近大自然,进行适度体育锻炼。

学会倾诉情绪,不要过于压抑;出现莫名烦躁、焦虑等情绪时,意识到是人体季节性情绪波动,有充分心理准备。

控制烟酒,生活规律,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和娱乐过度,保持心态平衡。

有些食物可能会使病情恶化,如富含咖啡因、辛辣食物、高脂饮食、易使肝火妄动的中药等。

睡眠、情绪和饮食的变化,如睡眠昼夜颠倒、情绪不稳定、进食减少等。出现发作先兆,要及时向医生反映,做进一步观察和处理,能很大程度上避免复发。

过去有精神疾病的患者,要注意不要随意减少药物剂量,更不可擅自停药。如果病情波动,应及时就医。

患者和家属要了解一些精神卫生知识和概念,既要认识到精神疾病治疗难度大又容易复发的规律,也要认识到精神疾病是可预防和治疗的,正确对待,既不过分紧张,又不掉以轻心。

 

新闻记者 杨茜 通讯员 周素琴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