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你想要找的

护理团队
护理团队

浙江省感染性疾病护理专科护士实践基地

2025-02-12 13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感染科创建于2009年,通过人才引进和自主培养,已形成一支临床和科研实力强的专业团队。科室住院患者中疑难危重病例接近40%,发热待查及重症感染占50%以上,针对不明原因发热、危重感染性疾病、多重耐药菌感染、自身免疫性肝病、疑难危重肝病、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等疾病具备较强的临床诊治能力,在浙江省处于领先地位。同时拥有独立的PI实验室和专职的科研队伍,是浙江省微生物技术与生物信息研究重点实验室。2015年成为中国首批6家细菌真菌感染诊治培训(培元计划)基地之一。2024年通过评审成为浙江省感染性疾病护理专科护士实践基地,已经完成首批感染性疾病护理专科护士的实践培训。

1. 基地特色

(1)标准精细的危重症患者管理体系

我院于1994年组建了覆盖全院的医疗抢救小组,2012年又在国内首先实践以重症医学医护人员为主导的快速反应系统,构建了综合性医院院内危重症患者管理体系,为感染科规范管理危重患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感染科成立了STEPDOWN病房,将感染科危重病人集中管理,在提供及时、有效的观察护理的同时,秉持分层精细化管理的护理理念,以整体护理为导向,以循证护理为基础,将患者安全与需求置于核心,提供精准化分层照护。

(2)以人工肝、肝移植团队为保障的终末期肝病患者救治优势

 人工肝团队通过开展血浆置换、血液灌流、胆红素吸附等特殊治疗技术,显著降低了肝病患者的死亡率。在人工肝血管通路的维护管理方面,团队始终走在行业前列,已成功举办八届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成为血液净化血管通路领域的知名品牌。此外,肝移植护理团队整合了外科、重症护理和成人移植护理技术,在经典肝移植、背驮式肝移植、劈离式肝移植和二次肝移植等领域积极实践,探索并建立了一条适合肝移植护理特色的优质护理路径,创建了一个以“科学、特色、创新、人文、延续”为特点的护理品牌,能为学员提供终末期肝病患者诊治护理全流程管理知识体系。

(3)率先实践医药护三联动的联合查房模式

感染科通过医院的垂直扁平化管理和科室双一流建设,加强了医、药、护之间的联动合作,在省内率先开展医药护三联动联合查房。临床药师以患者为中心,提供药学服务,包括用药咨询、指导和监测不良反应等,促进合理用药;护士在查房中作为沟通桥梁,精准汇报病情和用药反馈,加强多学科合作;科研团队关注抗感染药物的耐药性问题,这种模式不仅有效医治了大量发热相关的复杂病例,还规范了抗菌药物的使用,学术带头人牵头制定了多个专家共识,参与国家卫生健康委相关指导原则的编写,在国内外有较大的影响力。其模式可供学员在临床护理、抗生素管理、科学研究等方面学习和借鉴。

(4)主导疫情防控与护理应急队伍培训的专业教育实践

发热门诊作为防控传染病的关键部门,承担着及时发现和处理疫情的职责。我院发热门诊在多科室联合管理下,具备高水平专业素养,并负责全院医务人员的防护培训考核。通过感染性疾病科主导的系统培训和实战演练,护理部建立了一支200余人的护理应急队伍,该队伍在疫情爆发和常态化防控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5)综合与特色相结合的教学计划

为培养具备理论、实践和科研能力的感染科专科护士,基地采取了综合性的教学方法。将“培元计划”中的专家课程和定期的科研指导相结合,提供了多元化的课程内容,并通过“1+N”模式的实践点位,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融合,让学员能够在多个实际工作环境中获得经验。此外,每位学员都有科研和临床导师,他们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临床和科研教学计划,全面提升专业能力。

2. 师资力量

感染性疾病实践基地师资团队不仅拥有扎实的理论功底,而且在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同时在护理教育领域展现出卓越的能力。科研导师入选标准:具备省级以上专科护士培训证书;研究生学历或在职研究生在读。临床实践师资由工作满5年、持有带教资格证书的高年资护士在通过护理教育部考评后担任。师资团队拥有中华护理学会专科护士带教老师临床教学能力提升、浙江省基地专科师资培训、院内科研导师等证书。

3. 学员情况

2024年7月17日,浙大邵逸夫医院第一期浙江省感染性疾病护理专科护士6位实践学员均通过专科护士结业答辩,通过率为 100%。学员满意度调查为100分,其中1位学员被评为第一期优秀学员。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