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一家人里两人死亡,两人抢救,元凶就是它


可怕!一家人里两人死亡两人命悬一线,元凶竟是……
邵逸夫医院成功救治二例新布尼亚病毒感染患者
浙江在线-健康网8月2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梁婧娴 实习生 苏誓哲 通讯员 王家铃 周素琴)连续三天发热,腹泻恶心呕吐,全身肌肉关节酸痛,血小板偏低,白细胞偏低,颈部少许淤点……7月7日晚,一名21岁的小伙来到邵逸夫医院发热门诊,他的症状引起了医生的重视。
更令人震惊的是,小伙家中还有两名同样症状的亲人,一人已去世,另一人在监护室抢救。
一家四口感染新型布尼亚病毒
两人死亡两人紧急抢救
登革热?甲流?寨卡病毒?埃博拉?一串的传染性疾病蹦入邵逸夫医院肝病感染科医生季淑娟的脑海,但细细一想,具体症状表现并不符合。
“无论如何把负压病房腾出来给患者,在诊断不明的情况下做好最高级别的防护。”邵逸夫医院副院长、肝病感染科主任俞云松教授立刻发布指示。同时,凭借以往丰富的经验,俞云松教授怀疑“元凶”是新型布尼亚病毒,“马上汇报保健科主任朱雅芳,看能不能和疾控老师取得联系,做个相关检测?”
虽然这是一个周六的夜晚,但医院即刻就与区疾控中心倪志敏科长取得了联系,倪科长也考虑可能是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次日一早,疾控中心就派专业检测人员来到邵逸夫医院进行取样检测,最终确诊是新型布尼亚病毒。
据了解,这名小伙子来自上虞,他的外公生前是一名河道清理工,在不久前也因同样的症状不幸离世。在外公离世后不到4天,他的外婆也感染了同样的疾病,最终也未能获救,紧接着受害的便是这名小伙子。在确诊病毒后,邵逸夫医院的医护人员立刻给他实施了针对性的救治,他的病情得以缓解。
没过多久,小伙子的大姨也在家里发病了,她立刻也从老家赶来邵逸夫医院接受治疗
由于小伙子年纪较轻,身强力壮,免疫能力强,新型布尼亚病毒对他并没有造成过于严重的伤害,但是步入中年的大姨就没有这么好的体质了,来到医院时,大姨的各个内脏器官都已被病毒感染,情况较为危急。医院多次组织肝病感染科、重症监护室、心内科等多学科的专家讨论治疗方案。
好在诊断及时,抢救措施到位,俩人最终都康复出院。
“凶手”被锁定为蜱虫
病毒很可能通过患者分泌物传播
这一家人是如何感染上新型布尼亚病毒的呢?邵逸夫医院医务科副科长叶大炜告诉记者,这种病毒最主要的传染源就是蜱虫。
通过医护人员的反复问诊,基本可以确定,小伙子已故的外公极有可能是在清理河道时被蜱虫叮咬了,之后感染了新型布尼亚病毒。
那么其他三个人又是为何发病呢?俞云松教授表示,这种病毒多数情况下是通过血液和体液传播,气溶胶传播的可能性极小。而这一家发病的三个人之前都曾与感染了病毒的患者有过亲密的接触——小伙子负责外公的接送,而他的大姨和外婆在外公患病护理期间,都曾处理过他的血液或是整理过他的衣物和被褥等。
记者了解到,新型布尼亚病毒感染的病例在邵逸夫医院出现尚属首次。接诊这两名患者的肝病感染科副主任医师季淑娟说,关于这种病毒在国内的报道,早在2007年和2012年就曾出现过,不过,真正与它如此亲密接触还是十分紧张的,但身为医生,必须时刻保持冷静,有序安排好一切救治工作。
“并不是所有蜱虫都带有这种病毒,新型布尼亚病毒和登革热病毒同样都具有地域性。”俞云松副院长说,“登革热病毒主要分布在东南亚,而新型布尼亚病毒也只有在浙江极少数地区会出现。感染新型布尼亚病毒的病死率为15%~30%,不同的年龄段死亡率也不同,只要做好防护工作,病毒不会造成太大的威胁。所以大家不必恐慌。”
如何做好防护工作?俞云松提了4点建议:
一. 在去野外活动时尽量穿长袖与长裤。
二. 当被蜱虫叮咬时不要去抠挖,否则可能会出现蜱虫断裂残留体内的恶劣后果。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尝试用烟熏或酒精等方法将其引出。
三. 当出现发热、全身肌肉酸痛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
四. 与还未确诊病因的患者保持一定距离,避免亲密接触导致病毒传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