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你想要找的

NEWS
新闻资讯

生活与健康:邵逸夫创新腰椎间融合术 腰椎退行患者的福音

2018-04-03 6455

正门进不去 跳窗来解决

邵逸夫创新腰椎间融合术 腰椎退行患者的福音

本报记者 谢文竹

    通讯员 王家铃 盛羽

 

        人体就像一台机器,身体的各种器官和骨骼就像是组成机器的各种零件。随着时间推移,年龄增长,器官和骨骼会一步步走向衰老,发生退化与病变。而腰椎作为人体骨关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体躯干活动的枢纽,承担着支撑和运动的功能,过度的活动与超负荷的承载,会加速腰椎的老化,引起腰椎退行性疾病,出现腰痛腿痛,影响工作与生活,严重时须手术治疗。而以往的手术方式多有不尽人意的地方,让患者苦不堪言。为此,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骨科专家进行了改良。那么,改良后的腰椎手术有哪些优势呢?

 

       记者(以下简称“记”):什么是腰椎退行性疾病,发病率如何?

       范顺武(浙江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主任委员、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骨科主任,以下简称“范”):腰椎退行性疾病是指伴随年龄增长和慢性劳损,腰椎自然老化、退化的生理和病理改变。简单地说,20岁以下人的腰椎间盘就像果冻一样,水润且富有弹性,而随着时间流逝,到了五六十岁腰椎就像干鱼片一样,失去了活力,多种腰椎疾病也在这个阶段出现,如退行性腰椎间盘突出、退行性腰椎滑脱、腰椎管狭窄症、退行性腰椎侧弯等疾病。

       腰椎退行性疾病在中老年人群中发病率较高。据统计,截至2017年,我国腰椎疾病患者已突破3亿,其中50岁至60岁人群中,患病比例达71%60岁以上人群的患病比例达82%。临床中,患者往往以腰痛为主诉前来就诊。

 

       记:当腰椎疾病严重影响生活时,怎样治疗呢?

       范:腰椎退行性疾病严重影响到日常生活时需要手术治疗,在所有腰腿痛患者中有4%~5%需要手术。

       举个例子,来自绍兴的患者梁先生,今年85岁,有腰疼的毛病。而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严重,现在每走不到50米就必须停下来休息,以缓解严重的腰痛和双下肢胀痛。在当地医院诊断为腰椎管狭窄症,医生建议他做腰椎椎间融合手术。不过,这种手术需要从腰椎的后路(背部)或者前路(腹部)进入。后路有腰背部肌肉阻挡,存在医源性肌肉损伤的风险,并且术中需要凿除部分骨头,可能导致远期腰背痛;前路虽可大大降低腰背肌肉损伤导致的术后腰痛的风险和术中神经损伤的风险,但腹膜后有大血管、腹腔脏器、输尿管等,手术风险较大。得知这些后,梁先生打了退堂鼓。后来,他的病情愈演愈烈,背越来越佝偻,走几步就会出现双腿麻木无力的情况。

       实在无法忍受的梁先生经多方打听,得知邵逸夫医院可以做一种改良后的腰椎间融合术,便前来就诊。这种新的腰椎间融合术名为斜入路腰椎间融合术(OLIF)。术后第二天,梁先生就可以行走了。几天后,便可顺利出院正常行走。

 

       记:相比其他入路的腰椎间融合术,改良后的斜侧入路腰椎间融合术有哪些优势?

       范:除了前入路和后入路外,还有一种侧入路腰椎间融合术。侧入路(腰侧)虽可以减少对血管脏器等的损伤,但仍存在较高的腰大肌和腰丛神经损伤发生率。而目前正在推广的斜入路腰椎间融合术便是在以往手术的基础上,由浙大邵逸夫医院骨科团队改良后形成的,同时还配套研发了手术拉钩,代替过去用手指剥离的方式,大大降低了手术风险,也使得原本复杂的手术简单化。

       具体来说,斜入路的刀口选在左腹前侧,从腹膜后腹部血管和腰大肌前缘之间的生理间隙进入,简单地说,就是前方、后方和侧方的“正门”风险大,且有“墙”的(肌肉、血管、神经等)阻挡,于是从斜侧方“跳窗”进入,既避免了前路手术对大血管的过度牵拉,又可避免侧路对腰大肌和腰丛神经的损伤,同时避免了后路手术对腰背部肌肉的损伤,最大程度降低了手术风险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该手术的时间短,相比以往的手术可以节约三分之二的时间,并在术中加入了神经电生理监护,大大降低了神经损伤的风险。此外,具有伤口小、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

 

       记:斜入路腰椎间融合术目前开展情况如何,哪些患者适合做该手术?

       范:邵逸夫医院于3年前开展该手术,目前已做了近300例。患者以5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为主。

       斜入路腰椎间融合术的适应证主要有4种:轻度腰椎滑移、椎间盘病变导致的腰痛、脊柱侧凸、轻度椎管狭窄。总的来说,约40%的腰椎疾病都适宜该手术。

 

       记:平时生活有哪些比较伤腰的行为?如何保护腰椎?

       马建军(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生活中比较常见的伤腰的行为有弯腰向前或向下取物品;运动前没有规范热身、久坐等。建议大家在取前方或下方物品尤其是重物时,走到物品正上方然后蹲下再提起,动作要轻缓;运动前规范热身,保证身体得到充分的伸展;坐半小时到40分钟后,起立活动一会儿。如果反复腰痛3-6月的、甚至出现下肢疼痛的,需要尽早就医。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