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节,皮肤干燥,有些人免不了抠身上的死皮,尤其是脚上的。然而,44岁的糖尿病患者王先生因为撕了一点脚部死皮,短短五天,右脚溃烂、发黑,多器官损伤,现在连右脚截肢手术都做不了,危在旦夕。
王先生44岁,个头壮实,四年前被查出2型糖尿病,因血糖太高被医生提醒需要持续吃药治疗。但王先生既不吃药,也没定期监测血糖,闯了大祸。
“这一个多月,天气干燥,我脚上的死皮多,我就抠死皮,一个不当心撕了一个小口子。”在邵逸夫医院病床上的王先生说,没想到这个小口子,过了一个多月还没有愈合。
10月5日,王先生发现右脚脚掌发出恶臭,而且腐烂,被家人送进了邵逸夫医院急诊科。急诊科值班医生一看,病情不轻,连忙要求骨科和内分泌科会诊。邵逸夫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李霖闻讯赶到,一测王先生的血糖指数,也吓了一跳:“血糖指数高到爆表,机器都测不出,同时身体多个器官受到损伤,肌酐达到580以上,有急性肾损伤,胆红素增高3倍,白蛋白只有普通人一半,存在贫血倾向。”
更为棘手的是,因为右脚坏死组织过多,持续负压引流,效果仍旧不太理想。目前,医生们尽量将王先生的血压、心跳、尿量维持在可控范围,先保住他的命,再来谈后续治疗事宜。
“王先生忽视了身体发出的警报,他是我们目前接诊糖尿病病足发病最厉害的一例。”李霖表示,秋冬季天气干燥,对于糖尿病人来说,是最容易发生糖尿病足的时间。皮肤干,死皮多,其实就是提醒他要注意糖尿病足的发生。
●健康贴士
糖尿病足如何预防
内分泌专家给出五点建议
除了抠脚皮,修脚、泡脚、抠死皮、老茧这些小动作都会促使糖尿病足的发生。内分泌科医生指出,糖尿病足的并发症,治疗起来不仅花费相当高,而且周期漫长。所以目前最好的办法就是积极控制危险因素,做好糖尿病足的早期预防、发现和治疗。
进入秋冬,李霖给糖尿病患者防病足,提出了五点建议。
第一,按照主治医生的建议,重视营养、运动和药物三个方面,以保障血糖水平在医生推荐的范围内。
第二,每天用温水清洗脚部,洗脚前用肘部测试水温,如果有条件,建议买个水温计,将水温控制在38-40℃。
第三,不要泡脚,洗完后把脚擦干后,用防裂乳液,涂抹脚部,防治脚部皮肤开裂。
第四,一定要养成每天检查脚疮的习惯,建议穿浅色棉袜,如果有开裂渗血,可以及时发现。
第五,如果糖尿病患者脚部出现水疱、红肿、老茧等问题,不要自己盲目处理,应到大型综合医院的创面门诊进行诊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