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你想要找的

NEWS
新闻资讯

每日商报 杭州大叔吃了一年激素反复发热差点送命

2016-11-16 4147

杭州大叔吃了一年激素反复发热差点送命

他的经历值得所有慢病患者重视

 

来源:每日商报2016-11-11  16版健康

 

 

商报讯(记者祝洁炜通讯员王家铃周素琴)出院时,杭州的王大叔向邵逸夫医院急诊科副主任蔡华波保证,以后不舒服及时就诊,再也不自己当医生了。

 

回首过去这一年,王大叔感慨过得太痛苦了,被各种怪病纠缠,先是腿上反复长红疹,疼得走不动路,之后动不动就发烧,浑身没力气,反复折腾,最后还折腾进了急诊室,差点没命。

 

吃激素后一直反复发烧

 

事情要从去年10月份说起,有一次,王大叔爬山回家,两条腿上突然冒出许多红疹,红疹越来越多,腿疼得迈不开步子。王大叔去看医生,医生考虑是结节性血管炎,开了甲泼尼龙片(一种激素)。吃药后,红疹慢慢退了。今年5月,发热和皮疹又复发了,大叔住院做了腿部皮肤结节病理活检,诊断明确为血管炎。医生加大了口服激素的剂量,病情也好转得很快,大叔就安心出院了。

 

出院后,大叔一直没有中断激素治疗,然而日子过得仍不安心。发热、两腿胀痛、浑身乏力,这些症状一个没少,到后来开始出现头晕、胸闷。可是王大叔一直忍着,心想大概还是血管炎的关系,继续吃激素应该就能好。

 

然而前几天,大叔的病情又复发了,这一次,特别严重,体温飙到39℃,胸闷无力,简直“快昏过去了”,家人意识到不对劲,赶紧把他送到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急诊科。

 

检查确认感染了结核杆菌

 

急诊科副主任蔡华波接诊了王大叔。检查发现,王大叔血小板极速下降,电解质紊乱,肝功能受损明显,出现黄疸,血清白蛋白特别低,炎症指标升高,CT检查提示王大叔肚子里有很多肿大的淋巴结,肝门部的淋巴结肿大融合,甚至压迫到了胆总管。

 

当即,蔡华波意识到,王大叔的情况,不是单纯的血管炎可以解释的,考虑到病人长期服用激素,抵抗力比较差,需要尽快明确病情,排除合并其他疾病的可能。起初,王大叔还不相信,在医生反复劝说之下,才同意做淋巴结穿刺活检等进一步的检查。

 

尽管已经给予了积极治疗,王大叔的病情突然急转直下,发生了凶险的一幕:高烧41℃,并且出现了休克症状,血压最低80/46mmHg,心跳最快每分钟达到125次,险些没命。好在医生紧急给予快速补液等治疗,症状缓解了许多。

 

同时,邵逸夫医院病理科医生加班加点,给出了淋巴结病理检查结果,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结果也出来了,提示结核杆菌感染的可能性。原来,王大叔患上了结核病!真相终于大白,大叔的病终于有了正确的治疗方向,医生也根据他的病情确定了合适的治疗方案。

 

慢病人群容易出现抵抗力下降

 

蔡华波副主任提醒,所有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和其他免疫抑制剂的病人需要特别关注自己的症状。这些药物容易使人体的免疫力受到抑制,更容易感染很多不常见的病原体,也可能使既往感染的疾病复发。

 

如今,糖尿病、肿瘤等慢性疾病的发病率大幅上升。因为病情通常反复发作,病人对病情都有一定了解,自以为“久病成良医”,就容易忽视自己的病情。

 

其实,慢性病患者往往处于免疫力下降的状态,病情变化非常复杂。对于他们而言,要比其他病人更重视病情的变化,定期到医院复查。如果出现新的症状,更应当立即就诊,才能把握治疗的最佳时机。

 

王大叔反复发热发作时,就已经有结核感染的可能。可惜他一直以为是因为血管炎,没太放在心上,直到结核感染非常严重,才到医院救治,这时候已经延误病情,差点送了命,他这一年的治病历程就是慢性病人忽视病情变化的一个反面教材,望大家引以为戒。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