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你想要找的

NEWS
新闻资讯

青年时报 大伯腹痛难忍险丧命原是小肠中风了

2016-08-02 3233


大伯腹痛难忍险丧命原是小肠中风了

慢性房颤病史患者易形成血栓 突发腹痛要警惕小肠中风

时报记者 纪含羽 通讯员 王家铃 周素琴

 
 
 

 说到脑卒中,大家都很熟悉,即脑部的血管堵塞了就发生脑梗塞,也就是我们俗称的中风。可是小肠中风估计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血管外科的医生常会遇到小肠中风的病人,也就是说病人的小肠血管被血栓堵塞了,会造成小肠缺血坏死,甚至危及生命。前不久,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就接诊了一个已经休克的小肠中风病人。

  大伯的小肠被血栓堵牢了

  前不久,来自萧山的王大伯突然觉得小腹疼痛,并且特别剧烈难忍。看到他不对劲,家人赶忙送到当地医院急诊。当时因为腹部没有明显的压痛(以食指、中指指端放于腹壁逐渐深压而发生的疼痛),而且王大伯还开始腹泻,所以当地医院首先考虑是胃肠炎,为王大伯进行输液等对症处理。

  结果治疗了3天后,王大伯的腹痛不仅没有好转,而且逐渐加重,腹部也开始出现压痛了。家人一看情况不对,马上叫了急救车转到邵逸夫医院急诊科。接诊的急诊科医生一问病史,一摸肚子,马上建议做增强CT检查。果然,在增强CT上,医生们看到了供应小肠的血管肠系膜上动脉被血栓堵塞了。

  原来,王大伯既往有房颤病史,没有接受正规的治疗,结果,心房里的血栓脱落随着血液循环堵塞到了肠系膜上动脉里。由于缺血时间长,小肠大部分都缺血坏死,在发病后期,王大伯甚至出现了便血的情况,而且肠道的细菌也跑到血里导致全身感染,血压下降。

  病情急转直下血压降为零

  邵逸夫医院血管外科中心副主任朱越锋医生接到急诊会诊后,建议立即准备手术治疗。等王大伯送到急诊手术室时,由于感染性休克,他的血压都降到零了。所幸,在积极复苏治疗后,王大伯血压心跳恢复了。看到情况好起来后,朱越锋医师争分夺秒为他进行开腹手术,从王大伯的肠系膜上动脉内取出致命的血栓。很快,肠道血供就恢复了,但是发黑坏死的小肠只能切除。

  手术后,王大伯被送到重症监护室进行后续治疗。经历了肺部感染、腹部感染等多重危险之后,终于在术后第四天,王大伯拔除了气管插管,接着,转到了普通病房,王大伯终于脱离了危险。

  慢性房颤者警惕小肠中风

  朱越锋介绍,肠系膜上动脉栓塞这种疾病相对少见,而且症状不典型,需要增强CT才能明确诊断,很多医生会漏诊误诊。

  “小肠中风这种疾病和脑中风一样对病人危害很大,而且,肠系膜上动脉栓塞也有它的发病特点,一般病人都有房颤的既往史,而且都没有得到良好的药物治疗。朱越锋说。

  他解释,房颤的病人心房里容易形成血栓,一旦血栓脱落,随着血液循环全身流动,堵塞了脑血管就是脑中风,小肠血管被堵住,就是小肠中风。所以,对有慢性房颤病史的患者来说,如果出现突发的腹痛,一定要警惕小肠中风,尽早到医院急诊就诊,而且要提醒医生自己有房颤的病史。最后,朱越锋医生强调,慢性房颤的病人接受规范的治疗就能避免不必要的危险发生。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