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你想要找的

NEWS
新闻资讯

钱江晚报:邵逸夫领跑公立医院“互联网+ 医疗”

2015-12-17 3760


国内率先实现医疗服务全流程移动智慧化改造,建成国内首家“云”医院

邵逸夫领跑公立医院“互联网+ 医疗”

来源:钱江晚报 20151217日星期四 A33 互联网+健康

本报通讯员 王家铃 周素琴 盛羽 本报记者 董颖

  第二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召开,“互联网+”概念再一次成为坊间热词。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以下简称“邵逸夫医院”)在“互联网+医疗”上领先一步,建成国内首家有实体医院背景的“云”医院,在国内率先实现医疗服务全流程移动智慧化改造,为切实解决老百姓看病难进行了有效探索。

  这些领先全国的创新之举是如何想到并做到的?

  邵逸夫医院院长、我国肝胆胰微创外科著名专家蔡秀军教授:移动互联网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已成为当今社会经济的新常态。李克强总理在今年两会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今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时强调,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要在体制机制、制度政策上系统谋划,从保障和改善民生做起,坚持群众想什么、我们就干什么,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

  全国三甲大医院的医疗服务体量,占总医疗服务的80%90%,推进大型公立医院全流程移动智慧化改造,提高医疗服务效率,也就是让老百姓在有效看病的同时,体验高品质的就医过程。

大型公立医院改革,将借助“互联网+”等信息技术革命,开启新一轮优胜劣汰,一批领航者将真正步入国际医疗的先进行列。

就医过程:从4~5小时缩短到1.2小时

患者:赵女士 56 胆结石

周日900她通过支付宝窗口预约,支付宝付费

手机显示:请于周一早850 3号楼85号诊室就诊

周一852赵女士进入诊室问诊

910赵女士问诊结束,并通过支付宝结算B超费用和药品费用

915手机显示请于930B1诊室检查

940手机显示1030B超结果将推送到您手机上

950赵女士离开医院回家

旁白:整个问诊过程,赵女士在医院逗留仅1小时20分。

相较于传统医疗,同样一名需要化验、检验、取药的病人应用移动医疗,整个看病过程至少减少4次排队,加之支付和取报告都可以通过移动端实现,就医时间从传统的45小时,平均缩短为1.7小时,患者满意度达95%以上。

目前,医院正在积极与省人社厅联系,希望能够将医保卡整合到线上,彻底实现在线医保结算。如果“改革”成功,以后医院里95%的患者将不用排队就能准时就诊。

手机上点点,在云端看疑难病

医生:蔡秀军 肝胆胰微创外科专家

蔡秀军医生做完一台手术,坐在更衣室休息片刻,拿出手机打开“纳里医生APP”,输入个人用户名及密码后登录;

显示两位患者需要会诊,申请医生来自杭州笕桥社区卫生中心的医生。

点开患者信息,蔡秀军医生仔细查看了B超结果,并给出诊断建议,关掉APP并收起手机,又进入手术室去做第二台手术。

旁白:手机端“会诊”成为邵逸夫医院医生工作常态化的一部分。“云平台”的会诊请求不受空间限制,只要打开手机,就能为患者进行会诊,减少了基层患者的舟车劳顿,同时,也让山区、海岛等交通不便地区的患者享受到省级医院的医疗服务,从社会效益讲,也缓解了交通压力。云平台上线半年,已接入邵逸夫医院、浙江省中医院两家大型综合性三甲医院,杭州市江干区人民医院等八家社区医院、两家民营医院及武义县第一人民医院等五十余家地县级医院,其中最远的一家医院,是远在新疆的石河子医院。

 

“邵医模式”下的国内首创

*首家实现医疗服务全流程移动智慧化改造

*首家建成有实体医院背景的“云”医院

*首家通过国际医院评审(JCI)的公立医院

*首家“门诊不输液”医院

*首家“全院不加床”医院

*首家设立入院准备中心,全院床位统一调配

*最早实行门诊、辅助检查中心化预约

*率先推行“一人一诊室”

*率先提出“无痛医院”理念

*率先建立中心化静脉输液配置系统

*首家实行委员会制度

*首家实行Attending医生负责制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