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你想要找的

NEWS
新闻资讯

钱江晚报:锁骨下装“纽扣”,打针千次也不害怕

2015-11-06 4099


频繁输液,有啥妙方减轻痛苦?推荐你看钱报微信浙江名医馆本期微创视频

锁骨下装“纽扣”,打针千次也不害怕

本报记者 郑琪 本报通讯员 王家铃 周素琴/文 龚子皓/

来源:钱江晚报 2015116日 星期五 B6版名医馆

  这段时间,冷空气来了好几轮。医馆君到医院采访,发现输液室里多了不少打针的小伢儿。一针下去,哇哇哭得厉害。可不,打针多疼啊。

  癌症患者也害怕打针,因为接受化疗,打一两针消停不了,得反复、长期、大量输液。一些患者的手背、前臂,甚至小腿,都被扎得千疮百孔

  频繁输液,有啥妙方减轻痛苦?这两天,在医馆君和镜头的见证下,67岁的胃癌患者丁先生,找到了一劳永逸的办法——就在锁骨下装了个小纽扣,从此打针上千次也不害怕。

  什么纽扣,有如此大的魔力?来医馆君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联合拍摄的本期微创视频里,找答案吧!完整视频可以关注钱报健康微信浙江名医馆今天推送的消息。

  67岁的杭州丁先生,半年前被确诊为中晚期胃癌,在邵逸夫医院接受了部分胃切除手术,目前正在接受化疗。

  治疗过程,打针让他很受伤。因为丁先生血管太细,手背及手臂上只有2-3根血管,能够扎针输液。治疗一段时间后,针扎进去手会发肿,皮肤也损伤得厉害。最近开始化疗,因为化疗药浓度高,造成了血管内膜损伤。针头打进去的地方,很快发紫了,血管还会变硬。一根血管一针下去,就没法再挨第二针。

  丁先生的很多病友也遇到了这样的情况,他们大多选择做了PICC置管(经外周静脉穿刺中心静脉置管),把一根导管由肘前臂或上臂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伸到靠近心脏的大血管,作为静脉通道。

  输液次数是减少了,但每周1-2次的置管护理,以及造成的洗澡不便,丁先生还是觉得有点呛。接着几轮的治疗,是否有一劳永逸的办法?邵逸夫医院放射科主任胡红杰给出了完美答案:经右侧颈静脉置管加输液港植入术。

  输液港约一颗纽扣大小,能服役十几年。它是一种完全植入皮下,长期留置体内,并可终身携带的静脉输液通道。它的功能,就和港口类似,药物先经过这儿,再运送向血管。装上它,打针就告别手与脚。只要在锁骨下位置摸摸,找到这颗纽扣,对着扎下去就行了,平时也不影响洗澡、运动。

  手术看点

  1 经右侧颈静脉精确穿刺

  胡主任在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右侧颈静脉,整个过程几乎不见血,只留下2~3mm不到的小口子。

  2 在锁骨下方安好输液港(见下图)

  接着,医馆君看到,胡主任先在右锁骨下方做一个皮囊,将输液港安好。再利用皮囊与穿刺点建立了个皮下隧道,导管经该隧道与输液港连接。这样,右侧锁骨下窝皮下的静脉港到上腔静脉这个输液捷径就被打通了。

胡主任说,等到不输液了,通过一个简单的小手术就能取出。

http://qjwb.zjol.com.cn/images/2015-11/06/qjwb20151106b0006v01b006.jpg

名医名片

胡红杰,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为浙江大学医学部医学影像学教学委员会主任,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放射科主任,中华医学会浙江分会放射学会副主任委员兼介入学组副组长,中国抗癌协会浙江分会肿瘤介入诊疗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自1984年开始从事医学影像学工作三十余年。

  擅长心胸影像学诊断和介入放射学诊治,作为一名长期服务在临床工作一线的医生,其敬业和负责的精神在院内和同行间享有一定的声誉。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