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患“腰突”的增多 夏天过度贪凉会加重病情
记者 葛丹娣 通讯员 王家铃 周素琴
来源:都市快报 2015年8月7日 星期五 A23大家健康.服务
本报讯 8月4日上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成立了“浙江省椎间孔镜技术培训中心”。邵逸夫医院骨科主任、浙江省医学会骨科学分会主任委员、邵逸夫医院下腰痛诊治中心主任范顺武教授说,这个培训中心主要培训全省各地骨科医生,让他们学习(或规范)椎间孔镜技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范教授说,腰椎间盘突出症已成为现代人的常见病、多发病,由此引起的腰痛、下肢疼痛,不仅影响着患者的工作生活,也时常让医生“抓狂”。邵逸夫医院骨科从德国引进了先进的微创椎间盘髓核摘除手术——椎间孔镜技术,只需在患者的背部开一个长8毫米左右的切口(与钥匙孔差不多大),在内窥镜直视下摘除突出的椎间盘组织,从而达到治疗目的。该技术在局部麻醉下完成,手术全程患者清醒,甚至可以和手术医师交流,且创伤小,出血少,患者第二天就可以下床活动。
高中男生患了“腰突”
每天只能侧着身子上课
终于可以像正常人一样坐卧自如,随意行走了,17岁的小何激动得不知说什么,只是不停地在病房来来回回地走着,一旁的妈妈则笑得合不拢嘴。
今年9月,小何就要读高三了。半年前,他突然出现腰痛、左下肢疼痛。“每天,他只能靠右半边的屁股坐在凳子上,上课都是侧着身子的,走路也弯着腰。他说,他坐不下去,就算忍着痛坐下去了,也坐不久。”小何的妈妈说,“开始,我们还以为是哪里撞伤了,去医院一查,结果说是腰椎间盘突出压迫神经引起的。”
得知儿子患上了腰椎间盘突出症,小何妈妈操碎了心,她怕影响儿子的学习,就独自寻医问药。考虑到小何年纪轻,发病时间短,大部分医生都建议保守治疗,比如吃消炎镇痛药、神经营养药,针灸、按摩等。几个月下来,小何的腰痛时好时坏,一旦发作起来,坐也不是,躺也不是,走起路来更是麻烦,有时左边的小腿还有麻木感,严重影响了他的学习和生活。
到了暑假,小何妈妈决定带他去做手术,可一打听,手术后要卧床休息2-3个月,他们就打了退堂鼓。“现在他学习最要紧,暑假也要查漏补缺的,落下了,很难追回来的。”小何妈妈说。经朋友介绍,他们找到了邵逸夫医院骨科主任助理方向前主任医师。
方向前评估了小何的病情和实际需求,建议他做椎间孔镜手术。方向前介绍说,这个手术创伤很小,皮肤切口只有8毫米,出血不到20毫升,术后只要缝1针就够了,最重要的是,手术可以在局部麻醉下完成,手术全程患者清醒,甚至可以通过电脑显示器了解手术全过程。
手术由方医师操刀,只用了1个小时。手术后,小何明显感觉腰腿疼缓解了。第二天,他就开始独立下床活动。
“腰突”学生患者增多
夏天贪凉会加重病情
截至目前,邵逸夫医院通过椎间孔镜技术,为80多位患者解除了因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腰腿疼,其中,以50岁以下患者居多,青年人和学生群体约占1/10。方向前医师说,在他刚开始当医生的时候,门诊中,一年都碰不到几个因腰腿疼来就诊的学生。现在,他每次门诊都会接诊到一两例,且大多情况比较严重。他认为,这可能与现在的学生学习压力大,长时间坐着,缺乏运动,而且很多学生的坐姿又不正确有关。
“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方法有很多,大多可以通过保守方式得到改善。如果保守治疗没有效果,可考虑椎间孔镜技术。”方向前说,选择微创手术的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必须有神经根受压的症状和体征,并须满足以下条件:
1.下肢疼痛持续或反复发作。
2.下肢疼痛重于腰痛。
3.经严格保守治疗无效,比如运用非甾体消炎止痛药、神经营养药、理疗等。如果建议保守治疗4-6周,出现神经症状逐渐加重,或出现大小便障碍,则需要立即手术。
4.没有药物滥用及心理疾病史。
5.手术前要进行仔细的影像学检查,特别是CT和MRI,以确定椎间盘突出的大小、位置和性质等。
方医师还提醒,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夏季不要过度贪凉,把空调开得过低,否则,易导致腰部肌肉痉挛,小血管收缩,从而使得局部血液循环减少,影响椎间盘的营养供应,加重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