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你想要找的

NEWS
新闻资讯

中国日报网:近四成成年人失眠 专家释言判断失眠不据睡几个小时

2015-03-20 3264


近四成成年人失眠 专家释言判断失眠不据睡几个小时

 

2015-03-20 09:34  来源: 错误!超链接引用无效。  编辑: 钟宝

 

  人气: 3

  中国日报网浙江频道讯(张骏 实习生 郑舜 通讯员 王家铃 周素琴) “唉,我昨夜失眠了,直到早上5点才睡着,现在上班觉得人都是飘着的。”小王一到单位就跟同事“诉苦”。

  睡眠状况与健康息息相关,但“中国睡眠研究会”近日报告称,中国成年人失眠发生率高达38%。人们对睡眠的重要性普遍缺乏认识,对失眠也有着各种误解。

  失眠需要治疗吗?能不能医好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以下简称“邵逸夫医院”)精神卫生科主任医师陈炜解释说:“评判失眠与否并不是一天睡几小时为标准,而是醒来后精力充沛、反应敏捷、没有想再睡一会儿的感觉为标准。”

  面对失眠,陈炜的建议是,以严谨的态度对待失眠,但不惧怕失眠;不盲目用药,也不拒绝用药。“治疗失眠,最重要的是先找原因。”

  偶尔失眠没关系 长期睡不好得治

  快节奏、高强度社会生活下,失眠似乎成了一种“流行病”。但医学上认为失眠是一个症状,不是一种疾病。

  陈炜告诉中国日报网,对于睡眠的要求,每个人不一样,大部分成年人需要的睡眠时间是7-9小时,也有人只睡6小时甚至更少醒来后也能精力充沛。当然,也不是睡得越久越好,过长的睡眠时间并不会缓解更多的疲劳,反而会搅乱生物钟。

  陈炜所在的邵逸夫医院设有独立的睡眠中心,由精神卫生科、神经内科、呼吸内科和耳鼻咽喉科的医生共同组成。

  这家浙江省内唯一成立全病种睡眠实验室的医院,可进行与睡眠相关的常见疾病检测。且早在10年前就已开展多导睡眠监测,目前拥有多套多导睡眠图仪,每晚最多可以同时监测10位病人。

  依据多年临床经验,陈炜认为,如果偶尔因工作变动、旅行或环境等原因遇见了失眠,无需担忧。因为这样的失眠是一时性的,不必治疗,只要去除这些因素,身体会自己调节到正常状态。

  一般来说,只有那些至少每周发生三次,并持续至少一个月,睡眠数量和()质量的不满引起明显的苦恼或影响社交和职业功能的患者,才需要去医院寻求医生的帮助。

  而一些特殊的睡眠障碍,如不安腿综合征、睡眠呼吸暂停综合症、睡行症(梦游)、随时都可能睡着的发作性睡病等需要综合治疗。

  理性看待失眠 合理用药不怕上瘾

  37岁的王女士饱受失眠之苦长达7年,7年前王女士因生活压力,逐渐出现睡眠差的情况,但尚能正常工作和生活。可是随着王女士的睡眠情况越来越差,失眠带给她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各种胡思乱想也纷纷冒了出来:怕得痴呆、怕得肿瘤等。

  王女士也有想过去看病,但又怕吃药成瘾或有其他副作用,于是病就一直拖着。直到半年前,王女士来到了陈炜的主任门诊。

  陈炜认为,想要治好失眠,首先要找到失眠的原因,而引起失眠的原因有很多。因此在治疗之前,应该对所有失眠者至少做一种生理或实验室检查,采用有关睡眠量表进行评估,以及做焦虑、抑郁等方面的精神检查,来寻找病因。

  根据评估结果,王女士的失眠,有一部分原因正是她对失眠的过度焦虑造成的。

  陈炜介绍说,遇上失眠不能心急,大部分患者会很紧张,其实对失眠要抱着顺其自然的态度。

  同时患者也无需拒绝用药,陈炜说,一些安眠药上瘾的病人,都是没有找准病因,病情一直得不到缓解,长时间、大量的用药才会对药物成瘾。

  解决了王女士对失眠的“心病”,再加上正确合理的药物治疗,王女士的睡眠状况很快得到改善,她的情绪也变得舒畅,久违的笑容又出现在她的脸上。

  特殊的睡眠障碍 需尽早治疗

  58岁的何先生是杭州萧山人,他平时身体健康,无烟酒等不良嗜好。近1年来妻子发现何先生晚上睡觉时经常大声讲话,有时手舞足蹈往外跑,有时会做洗脸刷牙之类的动作。但第二天醒来后,何先生对睡眠中发生的事情一无所知。在最初的半年里,何先生夫妇并没有把这些异常表现当回事。

  直到后来,一次睡眠中的何先生挥拳将身旁的妻子打伤,另一次何先生在睡梦中跳下床,扭伤了脚踝,夫妻俩才来到了邵逸夫医院的睡眠门诊就诊。

  通过多导睡眠监测,何先生被确诊为快速动眼期睡眠行为障碍(RBD),他在快速动眼期睡眠中,下颌肌张力和下肢肌张力均异常增高。经过治疗,何先生的夜间异常行为明显减少。

  不过陈炜指出,RBD的危害不仅仅导致自身或同床者受伤,还在于它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危险因素。近年来,有报道认为RBD患者在今后10年内发展成为帕金森病、痴呆等神经退行性疾病的概率高达80%以上。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