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 者 张姝 葛丹娣
通讯员 俞茜茜 王回南 胡惠娟 王家铃 周素琴 张颖颖
本报讯 昨天,杭师大附属医院(市二医院)消化内科主任王志勇主任医师看门诊,接连收到了7位急性肠胃炎患者。病人有个相似点,在春节期间暴饮暴食、熬夜玩乐,引起恶心呕吐、腹部疼痛。浙大一院急诊科医生宁建文说,最近每天收治三四例急性胰腺炎患者,他们往往有胆囊炎、胆结石病史,在春节期间饮食不节、休息不好。杭州市儿童医院门急诊副主任医师廖震统计,从大年三十至今的春节假期里,除了感冒、发烧患儿,得急性胃肠炎的孩子不在少数。
另外,还有一些市民因鸡鸭骨头、鱼刺卡喉,不得不做了颈部切开手术。
连续几天晚上在酒吧里玩
姑娘的胃吃不消了
丁姑娘23岁,昨天下午,丁姑娘揉着肚子,嘴里不断喊疼,来看王志勇主任医师的消化科门诊。
“春节里连续几天晚上和朋友们在酒吧里玩,喝了不少洋酒。昨天半夜回家后,喉咙口火烧一样疼,就把冰箱里200毫升的一盒冰牛奶一口气灌下肚子。没想到,清晨肚子就疼起来了。”
王主任看她的血常规化验单,白细胞很高,可能是细菌感染了。再细问病史,丁姑娘以前有消化性溃疡。
王主任说,消化性溃疡是一种慢性疾病,受到不良饮食、寒冷气候的刺激后,更容易复发。最近门诊里这样的病人很多,有些人春节期间走亲访友吃了一些冰水果,诱发了疾病。
“这几天杭州连续阴雨、寒冷刺激,加上春节期间休息不好,胃黏膜屏障力减弱,人处于应激状态胃酸分泌过多,导致消化性溃疡的高发。”
春节吃太补,孕妇血糖飙升
春节期间亲朋好友相聚,那些准妈妈,更是成为亲朋好友的重点劝吃对象。
27岁的章女士,怀孕36周。春节期间回湖州老家过年,爸妈高兴坏了,有啥好吃的,第一个往她碗里送,说快要生小孩了,多吃东西补充点营养,到时候有力气生孩子。
过节这几天,章女士餐餐大鱼大肉,闲暇时还要吃很多水果点心,几乎天天吃到胃撑得受不了了才肯停住。
回到杭州,丈夫陪章女士到杭州市妇产科医院产检,空腹血糖值有6mmol/L(正常应小于5.1mmol/L),已经超标了。
杭州市妇产科医院产科主任医师何佩说,年初五她看门诊,一早上30多个病人,有三位和章女士同样的情况。最近4年来,孕期营养过剩导致的并发症,已经成为了产科的高危因素。尤其是到了孕晚期,如果吃得过于油腻、暴饮暴食或是糖分摄入过多,胎儿体重超重的几率也会增加,增加产妇分娩风险。一些孕妇肥胖加高血糖,很容易生出8到10斤的巨大儿。这些孩子生下来后,因为体内血糖高,会提早分泌胰岛素。过早地使用胰腺,今后胰腺衰竭也会比常人快。到四五十岁后,这些人群发生糖尿病的风险,会比一般人高许多。此外,孕妇如果得了妊娠期糖尿病,可能会引起急性爆发性胰腺炎,情况严重的还会危及生命。
天天走亲访友胡吃海喝
孙子的大便解不出了
10岁男孩奇奇,昨天上午来杭州市红会医院儿科看门诊。孩子奶奶说,过年期间孙子回东北外婆家过年,天天走亲访友胡吃海喝,吃得多排得却少。从前天开始孩子说肚子疼,大便解不出,勉强拉出来的也是非常干燥,类似羊粪颗粒。
市红会医院儿科主任王孙尧说,蛋白质摄入过多,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少,会导致大便干燥。再加上吃得又多又杂,户外活动又少,长时间窝在家中玩电脑游戏、看动画片,就对肠胃功能有影响。如果摄入水分不足,便秘问题就会雪上加霜。
亲友聚餐边吃边聊
4厘米长的鸭骨头卡在了气管里
另外,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了解到,春节期间,被异物卡喉的患者真不少。
邵逸夫医院呼吸内科副主任陈恩国主任医师前两天接诊了一位54岁的蒋先生。蒋先生说,去年整整一年没安耽过,几乎每天被咳嗽、发烧、气急、胸闷折磨着,睡不好,吃不香。
当陈恩国医师从蒋先生的气管里“揪出真凶”时,蒋先生自己也惊呆了:异物长约4厘米,形如弯月,两端锋利,极像古龙笔下的圆月弯刀。这根鸭骨头一端深深插入左主支气管管壁内,因为时间太久,鸭骨头周围肉芽组织增生,左主支气管已明显狭窄,导致左肺功能基本丧失,出现气急、胸闷等症状。
“这应该是一根鸭骨头,可能是我去年春节吃饭的时候不小心吞下去的。”蒋先生说,当时他和家人吃团圆饭,边吃边聊,不小心吞进了这根鸭骨头,他用力咳,咳了一段时间后,觉得没什么不舒服,也就没当回事。两三天后,咽喉部不舒服,去医院检查,但没有发现异常。两个月后,开始出现反复咳嗽、咳痰,甚至痰中带血,之后多次到医院就诊,一直找不到明确病因。陈恩国医师说,气管被异物卡牢的患者,春节期间特别多,几乎都是边吃边聊导致的。
前两天,市一医院耳鼻喉科主任李勇教授接诊了一个四十来岁男子,因鱼刺卡喉,戳到了食管外,直逼旁边的主动脉,不得不做了颈部切开手术。“这是非常凶险的部位,如果戳破主动脉,就可能造成致命性的大出血。”李教授说。
邵逸夫医院肖芒副主任医师说,他也接诊过鱼刺卡到食道外,最后不得不做颈部切开术的病例。有的患者来医院前试过不少“土方法”,比如吞米饭、喝醋,用手抠等,在耗尽力气后,异物依然卡在那里,甚至往更深、更危险的地方去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