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你想要找的

NEWS
新闻资讯

人民网:邵逸夫医院荣膺“2014年度中国医疗机构最佳雇主”50强

2015-01-16 3705

邵逸夫医院荣膺“2014年度中国医疗机构最佳雇主”50强


医院里的单车俱乐部为大家的业余生活提供了许多乐趣。此外还有温馨舒适的工作环境,如为了保证员工安全在诊室安装了无线报警器,院内还有健身房、网球场、职工之家、员工小憩园等。员工生日时会收到祝福短信和生日蛋糕,遇到困难时有爱心救助基金。



国际化的实习生团队。



每年的330日的国际医生节,邵逸夫医院的护士们会为医生们张罗过一个美好的节日。

人民网杭州115日电(赵倩)上周末,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蔡秀军院长像往常一样来到办公室,打开桌上的一份快递,发现这是一份麦肯锡公司寄来的“2014年度中国医疗机构最佳雇主”调查报告。“我们是中国最佳雇主综合排名第23位,浙江省内医院排第一!”这个消息很快在邵逸夫医院医护人员的朋友圈内传开,“工作环境在国内医院中排第十位,我一点也不意外。”监护室科护士长庄一渝平静的看待这一喜讯,“邵逸夫医院开办第二年我就来工作了,到现在已经快20年了,平时跟同系统的朋友聊天,比较下来,还是我们医院最好。”

“院长好,我们护士下夜班交接工作后都八点多了,来不及去食堂早饭就没了,您看怎么办?”这是20146月份院长信箱收到一封员工的来信,蔡秀军院长了解到情况后,立刻安排食堂解决这一问题,从此,下夜班的医护人员都能吃到食堂送来的早餐。

邵逸夫医院自建院起,就一直围绕着“以患者为中心”,为患者提供高品质、高水准的医疗服务。在此基础上,2013年又提出“以患者为中心,以员工为主体”。为了解员工和病人的想法,蔡秀军院长在报告厅、食堂走廊、1号楼门诊、2号楼大厅和3号楼一楼电梯旁设立了5个“院长信箱”,20137月开设至今,共收到来信600余封,有提建议的、有感谢……其中有近半左右是员工提出的各种有关医院建设的建议和个人遇到的问题的,这些信件均得到了及时的反馈处理。因为反馈及时,蔡秀军的“院长信箱”不仅成了员工提建议的“绿色通道”,还收获了满满的“幸福”。

医院不仅关注医护人员生活的细节,更致力于为员工提供一个国际化的培养平台,通过创新全科医师和住院医师培训、潜力医师培养项目等人才培养模式,让员工接受国际同质的培训,与世界接轨。

得益于医院为员工提供的这一国际化培养平台,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医师肖芒于2010年通过层层遴选被选送美国罗马琳达大学深造一年半,入选美国加州的“2111”人才培养项目。“大部分出国学习项目属于‘观摩’,不能和患者沟通,不能开药、不能手术,甚至连为患者量个血压也不行,能够学到的内容很有限。”肖芒说,像邵逸夫医院这样的出国“培训”项目极其稀少,培训申请被美方通过后,他直接拿到了在美国的临时“行医执照”,这意味他在培训期间能够和真正的美国医生一样为美国患者看病、诊疗、手术。“美方还特地安排了6名导师带我一个人,1年半的时间里,完成了相当于国内5-10年的学习量。而且这一年半我的工资没少反而多了,医院为解决我的后顾之忧,还安排我家小孩暑假来这边读幼儿园!”这样的实质性培训让肖芒整整一年半没有休过假,但这段经历无疑是他医师生涯的升华点,他对医院充满了感恩之心。

蔡秀军院长时刻关注着医院全体员工的发展,“我想一个有磁性有吸引力的医院,不仅是为患者提供好的服务,同时也要吸引员工来到这里,乐意并愉快的为这个组织服务。让患者满意,是医院不懈努力的方向,而成为每位员工心目中的最佳雇主,是作为一个组织发展的根本动力!”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