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你想要找的

NEWS
新闻资讯

烧心反酸头痛竟是胃食管反流病

2013-12-06 6129

烧心反酸头痛竟是胃食管反流病

胃食管“阀门”松弛要当心

见习记者 纪含羽

时报讯 两年多来,54岁的张先贤(化名)都被一种烦人的疾病折磨着。他经常感到胸部有烧灼感,咽痒干咳,有时候无缘无故会出现呕吐,这些症状在夜间尤其严重。平时一吃饱就会出现烧心、反酸的状况,甚至还会头疼、耳朵疼,长期吃药也不见好转。老张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消化内科就诊,被确诊为胃食管反流病,在消化内科医生的建议下,老张找到了普外二科的黄迪宇副主任医师,在充分的检查和评估后,黄迪宇副主任医师为老张做了腹腔镜胃底折叠微创手术。

 

烧心反酸停药就复发

平时一直有烧心、反酸的症状也就罢了,有的时候竟然还会出现耳朵痛和头痛,你说奇怪不奇怪。我把呼吸科、耳鼻喉科都看过一遍了,都被当作是胃病或慢性咽炎。后来,我去了消化科,医生确诊是胃食管反流病,给我开了药,好是好一些,但是停药没多久症状就会复发。老张说,真该早点来做手术。

这两年多,我被折磨得痛苦不堪,连性格都发生了改变,变得多疑、容易发怒,用年轻人的话是整个人都不好了’”老张说。

在消化内科医生的建议下,老张找到了邵逸夫医院普外二科的黄迪宇副主任医师。黄医师了解病情后,确诊老张的病为胃食管病反流,在充分的检查和评估后,为老张实施了腹腔镜胃底折叠术。手术在老张的腹部打了50.5厘米至1厘米的小洞,手术后烧心、反酸、呕吐等症状消失了。手术后3天,老张就出院回家了。

 

长期胃食管反流或癌变

食管和胃的结合部叫贲门,在靠近贲门的食管下端有括约肌,这里本来起到一个阀门的作用,功能正常的情况下,胃酸就不会反流到食管,而当患有胃食管反流病时,括约肌过于松弛,胃酸就会反到食管。食管黏膜对胃酸是没有抵抗力的,胃酸频繁进入食管就会损伤其黏膜,进一步出现黏膜的炎症。黄迪宇副主任医师说,如果胃酸反得厉害,还会从食管继续往上,到达咽喉部、口鼻、支气管。老张头痛、咽喉痛、干咳就是因为胃酸反到了这些位置。

黄迪宇副主任医师说:胃食管反流病的主要症状是烧心和反流,但是不少病人反酸的位置很高,而食管以外的部位,如呼吸道,对酸的耐受能力更差。胃食管反流会导致中耳炎、咽炎。有的患者表现为胸口痛,会被误以为冠心病,有些人则表现为哮喘,会误以为呼吸疾病,最后发现原来是胃食管反流病。

随着对这种疾病研究的深入,现在发现这种疾病与食管下端腺癌的发病关系密切,长期的反流造成食管黏膜慢性损伤,最后发生癌变。因此,胃食管反流绝不是可治可不治的小毛病。黄迪宇副主任医师说。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这种病在我国东部的发病率高达10%左右。但由于对它了解不够,大多数患者被当作胃病、咽喉炎、哮喘甚至冠心病而得不到正确的治疗,接受手术的患者极少,胃食管反流病的外科治疗几乎是空白领域。

黄迪宇副主任医师介绍,胃食管反流病的治疗主要有两种,分别是以各种制酸剂为主的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手术的主要方式是腹腔镜胃底折叠术,通俗地讲就是在食管下端做一个人工阀门,以代替已经丧失功能的食管下端括约肌,从而根治疾病,据欧美国家的统计,手术有效率达95%

 

胃食管“阀门”松弛要当心

提醒

我们称之为病,是因为它已经让人感觉到不舒服了。当反酸已经对生活工作造成困扰,那才叫病。正常人都会有轻微反酸的经历,打个饱嗝后有反酸现象是正常的。黄迪宇副主任医师说。

而确定到底是不是胃食管反流病,就需要做一些检查。一个是24小时食道PH监测,就是从鼻孔插入很细的管子到食道监测反酸的情况。另外一个检查是食道动态压力测定,就是通过吞咽,监测患者食管下端括约肌压力。黄迪宇医师说,老张的检查结果是PH指标偏高,另外他的食管下端括约肌压力降低,也就是他下括约肌这个阀门已经松弛了。

他建议年轻人生活方式要优化,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不要暴饮暴食、一吃饱就躺下。另外要少吃高浓度的食物,比如高糖、高盐的食物。保持轻松愉快的心情也非常重要,如果能锻炼身体、控制体重就更好了。他提到,很多轻微的胃食管反流病人,在生活习惯改变后,症状也慢慢消除了。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