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你想要找的

NEWS
新闻资讯

邵逸夫医院研究发现:瘦瘦高高、手指脚趾特别细长的人易得颅内低压病

2013-11-26 4694

站着头疼躺下就好,是脑子“漏水”了

邵逸夫医院研究发现:瘦瘦高高、手指脚趾特别细长的人易得颅内低压病

本报通讯员 王家铃 本报记者 章咪佳

1.jpg

 

    脑子进水这个词,现在是一个形容人思维“跑偏”的说法,贬义词吧。

  但是从科学研究的角度,研究人员发现了一个相反的事实:人脑子里没水,反倒会出问题;并且,水含量没有达到一定的量,甚至危及生命。

  记者从浙江省卫生厅了解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医生团队所做课题:《靶向硬膜外血贴治疗自发性颅内低压的临床研究》,专门研究脑子里的“水”——脑脊液。

  课题组发现:脑脊液流失的病人,会出现直立性头疼,严重的话会引起脑出血。

  “这或许是人类进化到直立行走后带来的一个困扰吧。”记者笑着问课题组专家。

  症状

  病人脑子“漏水”

  站着就头疼

  这几年来,邵逸夫医院神经内科的医生发现,有一类头疼的病人,发病症状非常特别:他们保持直立姿势的时候,就会剧烈头疼——有一种尼斯湖怪兽扯着你整个人往下游走的魔靥感;如果人能平躺下来,疼痛的症状几分钟内可以缓和、消失。

  邵逸夫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王谨说:“这种病症,叫做自发性颅内低压。”

  “健康的人,脑子里其实有不少量的‘水’,而这种病人的问题是,他们颅内的一个密闭的液体系统,漏水了。”

  漏水了,怎么办?

  首先要知道为什么会漏水?漏点在哪里?邵逸夫医院神经内科团队的医生对此追踪研究下去,果然有了新的进展。

  原因

  神经根有破口

  脑脊液流失

  一个博古架搁在桌子上,是一种简单的搁置关系;人的大脑和脊髓,并不是直接安放在颅骨和脊椎里的。

  打个比方,大脑和脊髓,是漂浮在一个水囊里。水囊里的液体是脑脊液,囊壁由硬脑膜和硬脊膜构成。

  这有点像快递运送易碎物品一样,打包者会在物件和包装盒之间,垫一圈海绵之类的缓冲、防碎材料。“水囊”对中枢神经,起到托浮作用。

  正常的人,大脑和脊髓,都浮在这个水囊里。像大树的枝丫,这个系统也有很多线路,会分出好多颅神经、脊神经。

  健康的人,水囊里的是活水。每时每刻,系统一方面在生产、同时也吸收脑脊液。脑脊液的容量,总体维持在150~180毫升。

  但自发性颅内低压的病人,整条脊柱31对神经根上,因为人体动作导致撕裂,系统的分支上,可能出现多个破口。

  所以他们的水囊系统,漏水的节奏大大胜出生产脑脊液的速度。脑脊液都流到脊椎边上的软组织的间隙去了。

  “这些病人的脑脊液,有的只剩下30毫升,有点甚至零库存。人一旦直立,就会出现明显头痛。”

  治疗

  有一半病例

  需要接受“打补丁”手术

  王谨说,针对自发性颅内低压,医学界目前有几种办法救治:

  传统的保守治疗,医生会请病人卧床休息,通过补液的方式,比如喝汤、打点滴,以及对症止痛等治疗。

  据临床统计,有一半的自发性颅内低压病人,都能通过这种治疗方案恢复健康。

  但还有一半病人,属于重症。他们已经出现并发症,有脑出血症状。他们就需要通过接受手术,来修补神经根的破口。

  邵逸夫医院疼痛科副主任医师何非方,是手术的主刀医师。

  “自发性颅内低压病人,出现破口的神经根位置,通常在颈椎和胸椎的交界处。”他向记者介绍,手术的思路,就是“打补丁”——抽取病人的自体血,打入破口,亡羊补牢。

  “我们利用静脉血可凝固的特点,将病人自己的血液抽出来,穿刺到发生漏液部位,把破口堵上。过程就像用沙包填上决堤的大坝。”

  何非方说,顺利的话,手术半个小时就能完成。3~4周后,等病变部位周围的纤维组织,认可了这块血块,就会爬过来,同化这个补丁。至此,这个缺口,宣告已被正式填实,无需反复升级修补。

  预防

  条杆儿好

  拉伸动作悠着点做

  这套手术,目前中国大陆只有邵逸夫医院能做。该院也是全亚洲治疗颅内低压数量最大的中心,从2007年从日本引进手术技术至今,一共收治了大约150例自发性颅内低压的重症病人,手术彻底治愈率达到99%

  王谨提醒大家:“虽然根据国外统计,自发性颅内低压病例的发病率大约只有两万分之一,不属于常见多发的疾病,但是它的危险性在于,误诊率很高。”

  有的病人说:“我站着头疼,躺下就好。”可是躺了好久,起来还是头疼。有的医生可能就会建议:“你出去活动活动,就会好了。”王谨说,其实这个时候,病人随便活动,很容易出现脑出血,导致昏迷。

  甚至还有的病例,会被误判成颅内高压,接受减压治疗,越减越危险。

  “一般得这个病的病人,都是先天结缔组织比较松弛的。”这些病人的脊膜发育,有点豆腐西施的味道,又松又薄。

  王谨教大家一个很简单的判断方法:“如果你条杆儿很好,做有些极端动作,要小心一点。”

  王谨曾经有一个女病人,身材纤细,手指都细细长长。她做瑜伽,站直弯腰,轻轻松松胸就能贴到膝盖。结果就在一次高难度表演的时候,“怪兽之手”就开始“扯”她的脑袋,头疼得不能自持,倒下了才缓解些。

  “像她的生理特征,就是蛮明显的结缔组织松弛的表现。”对于类似的情况,王谨有这么些建议:

  如果你瘦瘦高高,或者手指、脚趾特别细长,你做拉伸等动作的时候,就要多绷根弦:不要太卖力。千万不要以为骨头软,就可以随便虐;

  如果出现直立位头疼、躺下就好的病症,要特别引起重视,这极有可能就是自发性颅内低压。

  一旦发生这样的情况,病人应赶紧躺下平卧,补充盐水等液体。阻止病情恶化的同时,尽快寻求专业帮助。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