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你想要找的

NEWS
新闻资讯

激光矫正近视越来越流行,邵逸夫医院眼科专家提醒--手术并非人人可以做 要掌握好适应证

2013-11-04 5468


激光矫正近视越来越流行,邵逸夫医院眼科专家提醒——

手术并非人人可以做 要掌握好适应证

来源:杭州日报 2013114日星期一 12版健康新闻 市民大讲堂

 

http://hzdaily.hangzhou.com.cn/hzrb/media/1/1/2013-11/04/12/res01_attpic_brief.jpg

 

 

http://hzdaily.hangzhou.com.cn/hzrb/media/1/1/2013-11/04/12/res02_attpic_brief.jpg

 

 

 

  记者 余敏 通讯员 王家铃 周素琴

  世界卫生组织最新研究报告称,目前全球约14亿人患近视,到2020年预计增长至25亿人。其中,中国近视人群比例达47%

  大家都知道,近视了可以戴框架眼镜、隐形眼镜,或者做激光手术来矫正近视提高视力,特别是激光手术这几年发展很快。

  在精致的眼球上做激光安全吗?上期“微访谈”,我们邀请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眼科中心主任姚玉峰教授,给我们讲解了激光矫正近视的问题。以姚玉峰的名字命名的“姚氏角膜移植法”,被写入美国眼科医师的教科书。

  姚教授介绍,少数人做了激光矫正近视手术后出现并发症,主要是因为没有掌握好手术适应证。年龄小于18岁、大于50岁,近视超过1000度,以及有眼科疾病者,都不适合做这项手术。当然,预防近视最好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特别要警惕电子设备对视力的影响。

激光治疗近视历经三个阶段

杭州专家考虑将它用于角膜移植

  20122月,台湾最早引进激光近视矫正手术的某位眼科专家宣布“封刀”,原因是经他长期观察发现,少数当年接受手术的患者,术后存在某些并发症。这一消息当时曾掀起轩然大波,很多人都会因激光手术产生顾虑。

  “这个话题被夸大了,其实人类的任何行为都有风险,即便是吃饭也有发生噎着窒息的可能,更何况是手术。”姚玉峰说,激光矫正视力手术经过了30多年的发展,长期的临床观察证明技术是很成熟的。

  通过角膜的塑形治疗近视手术实际上起源于1948年,英国人发明了这种用刀片将角膜的部分组织切除,使得角膜少去一个透镜,从而降低近视患者度数的手术。

  “激光近视手术从上世纪90年代发展到今天,经历了三个阶段:准分子激光时代、半飞秒时代,以及现在的全飞秒时代。每一个时期的发展,都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并降低了手术对角膜造成的创伤。”姚主任介绍,传统的准分子激光手术需要借助机械刀先在角膜上做一个接近320度范围的角膜瓣,受到医生个体技术的影响较大。半飞秒激光手术尽管摆脱了机械刀的使用,但仍然需要做一个大的角膜瓣,因此仍然会让术后的角膜变弱。全飞秒激光技术,在角膜的切削上,整个手术过程都在计算机的控制下进行,只需要在角膜上做2—3毫米的切口,对角膜的损伤大大降低。

  姚玉峰介绍,他用全飞秒激光做了数例近视矫正手术后,现正在考虑将这项技术运用到角膜移植上。

18岁以下 50岁以上 近视超过1000

都不适合做这项手术

  那为什么这么一项被专业医生认为成熟的技术,在现实使用中,会有人出现并不理想的结果呢?

  “主要是没有把握好手术适应证,或者说手术前没有严格筛查出潜在的角膜疾病。”姚玉峰说。

  他曾经接诊过一名患者,近视500多度,做过准分子激光手术,然而过了5年后左眼视力下降到了0.01,右眼视力降到0.2,视力已经很差很差了,“一开始他以为是手术后的视力回退,继续戴眼镜来矫正,后来发现戴了眼镜,视力也提高不了。”

  姚玉峰给他做了检查,发现他是圆锥角膜。这种毛病是近视手术的禁忌症,患者的角膜会逐渐变薄,像圆锥一样往前凸,激光手术是把角膜削薄,等于加剧了患者病情的进展,“圆锥角膜在临床前期,用现有的检查手段很难发现;到了早期用常规手段也难查出,得用精密仪器检查;到了临床期,就比较容易诊断出来。所以,近视手术前如果不用现代的敏感的仪器设备进行规范严格的检查,很容易漏诊。”

  姚玉峰介绍,做飞秒激光手术必须要满足以下条件:年龄18—50周岁;近视度数低于1000度,且屈光状态稳定无进展;无其他眼科疾病,无全身严重疾病。年纪太小,近视度数可能还会有进展。近视度数太高,意味着削掉的角膜越多,不安全。

  手术前,要经过严格的术前检查,以预防术后可能发生的并发症。这些检查包括裸眼视力、眼压检查、电脑验光、综合验光、散瞳验光、检影验光、角膜地形图、角膜厚度检查、眼前节OCT检查、眼前节分析系统检查、外眼检查、裂隙灯检查、眼部A超、泪膜破裂时间测定、泪液分泌试验、波前像差、前房深度测量、色觉检查、主视眼检查、散瞳后查眼底、眼轴测量等。

  平时戴隐形眼镜的人,手术前要停戴:软镜1周,硬镜3周,OK3个月以上。

杭州高中生近视率超80%

电子终端设备是影响视力的“利器”

  2011年杭州市中小学毕业年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数据汇编》,小学毕业生近视率超50%,高中生超80%。手术只是补救措施,预防近视贵在平时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有研究机构曾做过一项调查,把居住在香港的外国小孩和中国儿童,以及广州、四川儿童的视力,进行比较分析,发现绝大部分近视和基因的关系并不大,但和生活阅读习惯密切相关。“时下智能手机、iPad、电脑等电子终端设备,对视力的影响很大。”姚玉峰说。

  首先,长时间盯着电脑或玩手机,眨眼次数明显减少,就会影响泪膜的稳定性,眼球得不到泪液的滋润,便会发生干眼症,“在正常情况下,人每分钟眨眼15次,每天眨眼可以超过1万次,聚精会神时眨眼次数会变少。我们看书看报的时候,每分钟眨眼不超过10次;用电脑时,每分钟仅眨眼5次;聚精会神盯着手机玩游戏时,每分钟只眨眼3次。”

  其次,眼睛长时间处于紧张的工作状态,睫状肌紧绷,这种持续的调节紧张状态会加速近视的发展。一般人的眼轴长度为24毫米,如果睫状肌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反馈性地导致近视的加重,眼轴前后径的长度就进一步拉长,就会大于24毫米。“每当眼轴长度增加1毫米,近视度数就会增加300度。”

  良好的用眼习惯还包括不在太强或太暗的光线下看书、写字,躺着、乘车或走路时不看书,读写时间不宜过长,每隔四五十分钟就要休息远眺等。另外,建议要均衡营养、多运动、保证充足的睡眠、少吃甜食。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