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你想要找的

NEWS
新闻资讯

躺着躺着,脚上的血栓“游”进了肺里

2013-01-06 4648


躺着躺着
脚上的血栓“游”进了肺里

冬天窝在家的宅一族,请多喝水,多伸腿

本报记者 王蕊 本报通讯员 王家铃

来源:钱江晚报 2013年1月6日 星期日 B6科教生命

  新年的一场大雪,把杭州送入隆冬,雪天路滑,很多人也减少了外出活动。宅家,无疑是安全又温暖的选择。

  那么你在家里都干嘛了?空调开启,年轻人捧着iPad;老人家看电视。杭州人还有一个爱好,就是打麻将。这三类人的姿势一样:除非上厕所,基本都是长时间坐着不动。

  昨天,有一位刚生完宝宝10天的新妈妈,就是因为躺在空调房里,长期不活动,被紧急送往浙江大学医学院邵逸夫医院抢救。

  新妈妈吴女士在家里坐月子,床上躺了近一个星期。其间,她觉得浑身酸,想下地活动活动筋骨,却被婆婆和妈妈按牢:坐月子的人不好乱动,要落下毛病的。

  昨天,吴女士感觉胸闷头晕,不对劲。老公冒雪把她送进医院急诊室,这一检查,更让人发慌:一块血栓落到了吴女士肺部,堵住了,所以造成胸闷,而这一截血栓,医生说,是从小腿上来的。躺的时间太长,吃得又油腻,人的血液都结块啦,太危险了!

肺栓塞,凶险堪比心梗、脑梗

  听说过脑血栓,心脏梗塞,肺也会被血栓堵住?

  浙江大学医学院邵逸夫医院副院长应可净教授在钱江晚报名医公开课上,肯定地回答:不仅可能,而且相当危险。

  她先给我们看了一组资料:新西兰惠灵顿医学研究中心的里查德·比斯利博士,研究了一个病例,这是一位突然猝死在电脑前的32岁男子,而研究发现,造成他死亡的罪魁祸首,是其下肢深静脉的血栓引起肺栓塞,导致病患死亡。

  不久前,黑龙江一位网民也发生过类似危险,他在通宵上网后,站起身伸懒腰时突然摔倒,送到医院时已经面色苍白、呼吸急促,右腿疼痛、浮肿。经检查,他有肺栓塞、下肢深静脉血栓性静脉炎。所幸的是,一番抢救后,患者得以保住了生命 

  说起肺栓塞,不少人比较陌生,可是,中招的人可不少。从阿根廷模特臀部整形引发肺栓塞死亡,到25岁八一女篮队员王凡肺栓塞离世。

  在医疗上,医生们称这种疾病为沉寂的杀手,让人心生寒意。

  在国外,有医院做过死亡者的常规尸体解剖,其中10~25%发现与肺栓塞有关;90%以上肺血栓患者,血栓来源于腿部深静脉;80%的肺栓塞患者起病时没有症状;2/3的患者,在1~2小时内发生死亡。

  看完这一组让人咂舌的数据,或许我们才能体会到,这种疾病的凶险。

  在美国,栓塞疾病的死亡人数超过了艾滋病、乳腺癌和高速公路意外事故导致死亡的总数,一年超过20万例。

血液粘稠者,易得血栓

  肺栓塞的原因是脱落静脉血栓的游动,当血栓沿着血管游动,遇到细小的血管或岔路,就容易发生堵塞,造成血管下游缺血,当堵塞发生在脑部,就是脑梗塞,发生在肺部时,就是肺栓塞。

  当静脉血栓形成,甚至还没脱落游动时,是能够被人们所发现的。

  静脉血栓栓塞症,哪些人容易得?

  应可净教授说,人的血液就像是河道中的流水,当水流变慢,就容易造成淤积。同样,血流淤滞,血液粘稠度高,血管内膜有损伤的人,发生血栓的可能性大。

  还有骨折、创伤、手术、恶性肿瘤、口服避孕药、高龄、吸烟、产妇、肾病综合征等,这些都可能是静脉血栓栓塞症高发的人群。

  这也是为什么住院病人,尤其是老人家,医生常常会建议他们起身活动,这对血液循环有好处。

  一旦发生静脉血栓,如何早期发现?

  应可净教授说,一般情况下,血栓部位因为血液淤滞,会有肢体肿胀、 疼痛的表现。

  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有这些症状。经调查,有70%的患者会发生呼吸急促,30%~40%的患者会有心动过速,血压变化,重者可出现血压下降、休克。

  所以,最好的办法,是在有症状时及时就医治疗。

这么凶险的疾病,其实只要早期发现,用溶栓抗凝治疗,治疗前比治疗后的病死率能降低近20%。

公开课互动

  问:静脉血栓,有没有办法预防?

  答:很多人乘飞机、车船长途旅行,还有久坐电脑前工作或上网时,可做休闲操,不要长时间坐着不动,可以提提脚腕、按摩小腿、进行腿部的适当运动。

  每半小时做三至五分钟足部伸展动作,每分钟60到100次。

  打牌娱乐时,长时间坐着,应多饮水,这样一方面可稀释血液黏稠度,另一方面还可借上厕所之机多活动腿部,每天喝1到2升水,相当于普通玻璃杯10至15杯。

  对危险人群,如出现腿部抽筋或一侧腿部肿胀,应及时去医院检查,在未检查清楚之前,千万不可采用推拿、按摩、拔火罐等治疗措施,以免血栓脱落。

 

 

 

qjwb20130106b0006v01b002.jpg

 

名医名片
应可净: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副院长,呼吸内科主任。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中国呼吸医师协会常委,浙江大学呼吸疾病研究所副所长,省呼吸分会副主任委员,擅长肺部疑难危重病的诊断和抢救。
门诊时间:周一上午(专家门诊),周三上午(名医门诊)
本报通讯员 黄佳健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