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逸夫医院全力打造“健康型组织”


邵逸夫医院全力打造“健康型组织”
来源:生活与健康 2012年11月6日星期二 A2版 生活万象
本报讯 在刚刚结束的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第七届学术周上,来自16个国家及地区、国内29个省232家医院的护理部主任、护士长等近千名学员共同分享了“健康型组织”新理念。
邵逸夫医院院长何超表示,要以最终为患者谋福音为目的,创建健康的工作环境、健康的就医环境,他宣布,本月16日在全院启动大型的医护人员健走行动,全力打造健康型组织。
构筑健康的就医环境
作为中国内地第一家通过国际医院(JCI)认证的综合性公立医院,邵逸夫医院建院18年来,一直致力于为患者提供安全、高效、优质的医疗服务,构筑健康的就医环境。
何超院长介绍说,目前医院有多种形式的全方位预约服务为患者服务,比如网络、电话、复诊患者现场即时预约,还可通过手术预约、住院预约、辅助检查电脑中心化预约等多种途径方便患者就医;采取系列便民措施,使就医过程更省时、省力、公平,建院起就实行全院不加床,门诊看病一人一诊室,室内全方位禁烟,以及在国内率先提出“门诊不输液”和“无痛医院”服务理念;医疗辅助新角色的设置在提高医疗效率的同时,使医疗效果得以提升。2010年医院在原有临床药剂师、呼吸治疗师、高级临床专科护士的基础上,新增了医师助手、心脏康复师、语言治疗师、口腔卫生师、心肺功能康复师等岗位。
采访中,记者也了解到,许多患者本来对JCI这三个英文字母没有什么概念,却能从日常的细节体验中感受到。比如:医院的洗手间都是外拉门,发生意外医护人士可及时进行救助;所有病房卫生间内,如出现跌倒等意外,都有低垂到地面的“求救系统”; 住院大楼的电梯里贴着一条中英文对照提醒:“请不要在电梯里谈论病人病情”……
创建健康的工作环境
何超院长说,一个健康的医疗机构在倡导“人本位医疗”的同时,也应该是职业化的,“医学这个特殊的职业,健康所系,性命相托。一个医德高尚,真诚守信,负责任,有担当的医生才能获得患者的信任和信赖。因此,我们很注重员工价值,支持员工成长。”
据了解,医院通过季度优秀员工、最佳医生和技术员,核心能力护士,杰出行政后勤员工等的评选,激励优秀,调动每一位员工的积极性。通过“2111人才培养”项目,内科住院医师合作培养项目等国际平台为员工提供海外培训和临床实践的机会。实施潜力医师培养项目,建立潜力护士人才储备库,对45周岁以下、具有发展潜力的临床医师、医技人员进行为期三年的培养,鼓励他们外出参加相关授课学习、出国培训等,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和水平。
“当然,健康对于患者很重要,对于医生同样重要。医生有一个健康的体魄,才能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我们为了打造健康型组织,为医护人员提供了一系列健康运动的设施。” 何超院长介绍,医院设立健身中心,鼓励大家每天运动;在2号楼的M层楼顶设立网球场,每天向员工开放;将每周五设立为员工“健走日”,11月16日从杭州大剧院出发,启动医院的健走活动;成立“周末山地车骑行俱乐部”,购买了20辆山地车,以10人为单位团队免费借用,鼓励员工通过运动交流。
本报记者 陆桂芳 通讯员 王家玲 周素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