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陈玲 对于现代都市白领来说,颈椎病和腰椎病几乎可以说是一种职业病,原因就是在工作中长时间保持同一个姿势不变。有调查显示,20年间颈椎病发病年龄提前了10岁,高发年龄不足40岁,20岁以下的学生也成了新生军。 上期“名医在线”我们邀请了邵逸夫医院骨科专家方向前为读者解答问题,方医生提醒不正确的姿势会使人在不知不觉间造成颈肩痛甚至发展成颈椎病,也容易引起成腰背痛、腰腿痛,生活中既要学会预防颈肩腰背痛,又要正确面对颈椎、腰椎的正常退变现象。 【专家访谈】 主持人:许多人患有颈肩腰背痛,请您给我们谈谈这方面的知识。 方向前:目前,颈肩腰背痛的病人占了骨科门诊的绝大多数。美国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85%-90%的正常人群在一生中至少碰到一次颈肩腰背痛,其中超过一半的人疼痛不止一次。近年来有数据显示,我国颈椎病发病率有越来越年轻化的倾向,30岁-50岁患病增多,甚至学生也有部分发生颈椎病。 主持人:造成颈肩腰背痛的原因有哪些? 方向前:有一个姿势,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对颈椎、腰椎损害很大的,就是身体前倾伏案这个动作。长期伏案工作易发生颈肩腰背部位劳损。挑、抬、抛、掷等重体力劳动,用力不当时也容易损伤颈、肩、腰背软组织。而长时间静坐不运动又会造成颈肩腰背部运动平衡失调,使得肌肉、神经、脊髓、血管受累。此外长时间的冷风刺激也会引发颈肩腰背部位疲劳,诱发颈肩腰背痛。 还有些人们自以为很舒服的姿势,例如有的人喜欢歪在椅子、沙发上接电话或看电视、看书等,有的人喜欢俯卧在床上托腮看电脑,有的人在公车上喜欢低头打盹、听音乐、看报纸……在这种状态下人的颈椎和腰椎以及这些部位的肌肉处于一种不正常的负荷状态中,时间长了就会感觉脖子、腰背酸痛,最后发展成颈椎病、腰椎病。 身体前倾、伏案工作很伤颈椎和腰椎 散步、游泳可预防腰背痛 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未必都是病 主持人:有的人认为我现在腰腿痛了,更应该多动动,这样才能有效缓解疼痛,这个说法正确吗? 方向前:不是,如果对于软组织损害的腰腿痛,急性发作期应该保护好腰椎、颈椎,严重的需要卧床休息,站立、行走时要带一个腰托保护,来分担脊柱的负荷,限制不正确的姿势。恢复期的时候才可以不卧床,不带腰托,再加强些功能性锻炼,缓解疼痛。 主持人:出现颈肩腰背痛症状怎样改善?如何预防颈椎病? 方向前:要预防颈肩痛和颈椎病,长期伏案工作者应每隔30-45分钟就起身活动一下,加强颈肩部肌肉的主动性正确锻炼。平时多做做颈部屈伸、旋转、上肢的前屈、后伸等动作,从而有利于颈段脊柱的稳定性,延缓、减轻脊柱的退变。 运动也是很有效的预防方法,每天散散步,走个大半个小时,同时结合颈部主动功能锻炼,都可以很好地放松颈椎、腰椎和肌肉,对于预防颈肩腰背痛也是非常有效的。还有就是游泳,由于人在水中无任何负担,不会对椎间盘造成任何损伤,也不会造成关节和肌肉的损伤,同时游泳时上肢、颈项部、肩背部、腹部及下肢的肌肉“全体”参与,能有效促进全身肌肉的血液循环。 主持人:我们经常听到病人因为病痛去拍片,做磁共振,多数检查出来都有些骨质疏松,或者椎间盘变性、膨出、突出等各种结果。是不是现在已经有了颈肩腰背痛,就代表一定得了颈椎病、腰椎病? 方向前:颈椎、腰椎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未必都是病。我举个简单的例子,很多病人拿着报告单来找我,第一句话就是:医生啊,我做出来是椎间盘突出,我是要手术治疗还是保守治疗?其实,椎间盘突出和椎间盘突出症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前者是一个影像学表现,后者则是一种疾病。与身体的其他部位不同,人的颈椎和腰椎随着年龄的增大开始退变,主要表现为椎间盘退变,椎间盘的含水量减少。也就是说,随着年龄的增大,平时又不注意保健,颈椎病、腰椎病可能就会更快地找上你。 主持人:脊柱的退变是不可避免的过程吗? 方向前:是的。美国国立健康中心曾经利用核磁共振检查对从来没有腰背痛的正常志愿者做过一个统计调查,20岁人群腰椎椎间盘的退变和不同程度膨出、突出占了1/3,40岁的占了2/3,60岁以上的几乎人人都有退变情况了。虽然这种退变在年轻时并不显眼,未必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但此后随着年龄的增长会更容易出现腰腿痛及腰椎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