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你想要找的

Medical Service
医疗服务

转化医学科

科室负责人:王一帆

科室简介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转化医学科/研究型病房创建于2021年,是邵逸夫医院聚焦“产学研用”融合,面向未来医学,秉承“精准、微创”的理念,开展创新药物和医疗器械的临床试验、生物医学新技术的临床应用观察等临床研究的场所。科室目前有博士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1人,高级职称2人,博士6人,病床位29张,以及一整套符合 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标准的450平方米自体细胞制备实验室。

自成立以来,科室已开展药物及医疗器械临床试验(GCP)24项、研究者发起的临床研究(IIT)26项,同时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浙江省重点研发、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等。科室始终致力于将医学基础研究与临床实际问题相结合,通过缩短成果转化等待期,让创新成果直接惠及病患、产生实效。针对临床实际问题,采用多学科交叉方式引桥铺路,为基础研究和疑难杂症的解决提供更多思路和方法。

转化医学科/研究型病房基于医工信交叉的深入研究,以新型医疗器械研发及临床应用、人工智能精准诊疗、细胞生物治疗为主攻方向,将微创外科手术治疗、化疗、精准靶向治疗、免疫治疗和新型细胞生物治疗等多种治疗方法综合应用于患者治疗全程,实现个性化、智慧化、微创、精准诊疗,积极探索恶性肿瘤等各类疾病的新型治疗方案,努力将最佳的诊疗体验和最优的诊疗效果回馈广大患者。


技术优势

转化医学科/研究型病房基于医工交叉的深入研究,以肝胆胰等消化系统疾病精准诊疗、CAR-T等细胞生物治疗为主攻方向,包括基础-临床转化、新药、器械的临床试验。科室拥有先进的治疗技术和临床试验经验。

个体化肿瘤新生抗原mRNA治疗技术:主要用于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尤其针对根治术后具有高危复发风险的实体瘤患者,预防复发。该技术通过采集患者的肿瘤组织和外周血,经过高通量测序选择适当的新生抗原,并将新生抗原装载到mRNA脂质体中,形成个体化定制而成的肿瘤新生抗原mRNA注射制剂,可以精准地激活患者的特异性T细胞增殖,从而杀灭肿瘤细胞。

TIL细胞治疗:全称为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Lymphocytes)治疗,是一种创新的癌症免疫疗法。这种治疗方法主要针对实体瘤,尤其是晚期黑色素瘤。从患者的肿瘤组织中分离出TIL细胞,这些细胞是已经浸润到肿瘤组织中的淋巴细胞,具有识别并攻击癌细胞的能力。对这些TIL细胞进行扩增培养后回输患者体内,让这些细胞去寻找并攻击癌细胞。

TKC细胞治疗:通过特有的TKC技术在体外同一培养体系中培养扩增获得同时含有NK细胞和γδT细胞的免疫细胞混合物用于治疗晚期实体瘤。这种治疗方法的核心在于这两种细胞类型的结合,它们都能识别并攻击癌细胞,但通过不同的机制。

类器官及PDX药敏:通过培养来自患者的肿瘤组织样本,观察肿瘤的发展和侵袭行为。通过测试不同药物对肿瘤细胞的影响,以及评估药物的毒性和疗效。

肿瘤电场治疗:肿瘤电场治疗是一种通过采用便携式、无创的医疗器械实施的疗法,其原理是通过低强度、中频交流电场,作用于增殖癌细胞的微管蛋白,干扰肿瘤细胞有丝分裂,促使受影响的癌细胞凋亡并抑制肿瘤生长。相比于手术、放疗及药物治疗等传统治疗手段,肿瘤电场治疗凭借局部施放的模式以及抗有丝分裂作用,具有副作用小,有效率高的优势。

CAR-T细胞治疗:即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免疫疗法,属于免疫疗法中的一种,主要用于恶性血液病和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治疗。CAR-T治疗是从患者血液中收集分离T细胞,然后进行基因修饰,增强其对抗癌细胞的靶向和杀伤能力,T 细胞在体外大量培养扩增后,再输入患者体内,并继续繁殖,最终识别体内癌细胞,并将其摧毁。

转分化肝细胞生物人工肝:hiHep 细胞是一种新型、具有正常肝脏功能的人源转分化肝脏细胞,可在离体条件下扩增。科室以hiHep细胞为基础,成功构建了一套体外生物肝脏支持系统。经过大型动物实验,证实其可以延长实验猪的生存期,降低血氨水平,降低炎症水平,在促进肝脏再生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进一步临床研究表明,针对肝切除术后肝功能不全的患者,hiHep人工肝治疗在促进肝脏再生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科研成果

科室成立以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省级重点研发计划一项,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省科技厅项目一项,在国内外高水平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20余篇。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