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快报 援沪当天母亲突发车祸 却仍“催”女儿上“疫”线!母亲平安出院 女儿仍在奋战


文章来源:都市快报·橙柿新闻 2022年4月18日
上完后夜班,脱下防护服,张盈一看手机,早晨6点。她抓紧时间给妈妈打了个电话。“我很好,你别担心,在那边努力工作。”听着妈妈开朗的声音,张盈放松下来,嘱咐了几句,这才埋头沉沉睡去。
张盈是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检验科一员。作为浙大邵逸夫医院援沪核酸检测应急机动队成员之一,她与团队25人自3月31日奔赴湖州核酸检测基地支援上海核酸检测工作以来,已连续工作19天。
紧张繁忙的支援工作让张盈倍感充实,但她却一直有个心结——出征的当天早上,妈妈不幸遭遇车祸,好在,在大后方浙大邵逸夫医院的救治和院领导、科室同事的关心下,母亲已安然出院,她心中的结也豁然打开。
妈妈车祸入院关头 女儿面临出征
“去吧孩子” 科室同事代为照料
3月31日上午9时许,正在上班的张盈接到电话,得知妈妈在余杭发生了车祸,意识不清,较为严重。当地医院判断病情后,立即转往浙大邵逸夫医院。头颅CT显示,张盈妈妈蛛网膜下腔出血,被收入神经外科病房。
就在张盈帮妈妈办理住院手续时,上级部门紧急通知,浙江省支援上海的核酸检测人员需于当晚6:30准时出发。而早在3月28日,张盈就主动报名了本次任务,被纳入预备名单。
张盈所在的浙大邵逸夫医院检验科知道张盈妈妈的情况,想临时调整人员,却被阿姨阻止了。“我了解女儿,她一直积极报名外援,这是第一次排班轮到她。去吧孩子,疫情防控更需要你,我感觉还好,更相信邵逸夫医院能把我治好。”
就这样,带着妈妈的期许,张盈和队员们一共25人,于3月31日晚20点抵达湖州基地,第一时间投入到检测上海核酸样本的任务中去。
与此同时,医院领导、党支部、检验科同事多次探望张盈妈妈,把阿姨的救治进展、恢复情况及时转告远在前线的张盈。终于,在4月10日这天,张盈妈妈顺利出院了。
“你要遵医嘱,好好休养。”“我在家等你回来,为你庆功!”张盈和妈妈互报平安,互相打气。
6、7个小时一个班 日均检测量可达10万管
队员熬红了眼睛闷哑了嗓子
据介绍,每天下午或晚上,来自上海、嘉兴等地的核酸样本会送到设于湖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医院的核酸检测基地。为了尽早传回报告结果,基地彻夜灯火通明,检测人员基本6-7小时一个班次,第二天清晨才能休息。队员们不仅承担着高强度的工作,还要格外注意自身防护和生物安全,一上班不吃不喝,许多人嗓子闷的干哑,眼睛也因长期熬夜充满血丝。
“但是所有人都坚持在岗位上,仍然积极面对。经验丰富的长辈特别关照我们这些新兵。”张盈说,此外,医院还会不定时根据队员所需派送各种物资到前线。据介绍,这支核酸检测机动队当中,不乏有“N次出征”经历的“老将”,武汉、新疆等全国各地都留下过他们的身影。
两周下来,大家配合熟练度越来越高,核酸日检测量也逐渐攀升,不断突破最高值,目前日均检测量已达10万管,检出的阳性率也越来越低。
2022年年初以来,浙大邵逸夫医院超过4000人次挺身而出踏上战“疫”一线,面对当前上海疫情,医院感染病学科带头人俞云松教授率浙江省援沪方舱医疗队四队进驻临港方舱,先后接管两个舱,目前累计收治患者1065人,出院患者213人(数据至4月18日);副院长黄翯领队256位核酸采样人员在上海、嘉兴等地多线作战半月有余,仍不下火线。
“今天,你们单位还给我送慰问品来了,有米有油,是为了犒劳你们这些出征在外的孩子们。”电话中,张盈妈妈还告诉了她这个消息。
“希望疫情早日稳定,回家吃饭,回杭上班。”张盈说。
通讯员 王家铃 李文芳 叶筱筠 橙柿互动记者 金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