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老年报 接棒北京冬奥 冲刺杭州亚运 老年朋友动起来热起来


文章来源:浙江老年报 2022年2月22日
北京冬奥会刚刚完美落幕,2月21日,杭州亚运会进入倒计时200天,接踵而来的体育盛会点燃了许多老年人的运动热情。相比年轻人,老年人在运动时要有更强的安全防护意识。为此,记者请教相关专家,老年人在坚持运动的同时,如何保障好自身安全?
针对这一问题,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骨科副主任医师蔡宏歆表示,现在,越来越多的老年朋友形成了日常锻炼的好习惯,而且对科学运动有了一定了解。但在门诊中,他常常遇到因热身不到位出现身体损伤的情况。其中,有三处热身误区在老年群体中相对普遍。
误区一:不热身或热身不充分。很多老年人在进行相对轻松的运动时,没有养成做热身运动的习惯,这样容易在运动中发生肌肉拉伤、关节扭伤等损伤事故。随着年龄增长,人体关节逐渐僵硬,韧带逐渐脆弱,科学的热身运动可以让关节、韧带更加柔软,避免肌肉损伤,降低摔倒风险。
运动前,老年人的心脑血管也需要一个逐渐适应的过程。科学的热身运动能够有效避免血压突然上升,降低运动期间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此外,充分的热身能够增强运动自信,给老年人带来积极情绪,以更好的状态投入到运动中。
蔡宏歆表示,由于身体机能调节缓慢,老年人需要在热身时投入更多精力。一般来说,老年人热身时间应不少于15分钟。
误区二:热身方式千篇一律。压腿、转腰、扭脖子、活动手腕,每次运动前,大家是否都会拿出同样一套热身动作?其实,不同运动内容应搭配不同热身方法。
慢跑、游泳、羽毛球是老年人中常见的较为剧烈的运动方式。采取不同热身方式,能让这三项运动达到更好的锻炼效果。慢跑前,老年人应先缓慢步行15-20分钟;游泳前,可围绕泳池边慢走,并做少量下蹲运动,入水前,先用池水拍打身体,提前适应水温;打羽毛球前,要多做扩胸、摇腕等上肢关节伸展运动。
误区三:用年轻人的方式热身。一些较有活力的老人在做热身运动时喜欢向年轻人学习,采取深蹲、用力压腿,甚至吊单杠的方式。蔡宏歆提醒,热身运动的目的是让身体在正式运动前做好适应性调整,用力过猛或运动角度过大,很可能给韧带和半月板带来伤害。平缓是热身运动的基本准则。
最后,蔡宏歆提醒,本周浙江多地仍处于低温天气,老年人更应在运动前做好充分热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