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快报 当前列腺癌遭遇骨转移,如何延长生存时间?邵逸夫医院全省率先开展镭-223放射性核素治疗 为患者打开一扇希望之窗


文章来源:都市快报 2021年10月26日
当前,我国男性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增长快速,不少患者一确诊已是晚期,常规治疗一段时间后会进入去势抵抗阶段,如何延长这部分患者的生存时间和生活质量,是临床医生最为关注的。
上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庆春院区核医学科,随着放射性核素药氯化镭(Ra-223)通过静脉缓缓进入体内,70岁的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患者朱大伯成功进行了氯化镭(Ra-223)转移性骨肿瘤内照射治疗。
“不用跑外地,在杭州就可以做这个治疗,给我们带来了新的希望。”老伴黄阿姨说。
朱大伯是邵逸夫医院首例接受氯化镭(Ra-223)转移性骨肿瘤内照射治疗的患者。2020年8月,这项技术在我国首次亮相,2021年,邵逸夫医院成为全省率先开展这项治疗的医疗机构。
“虽然我们国家去年才引入这项治疗,但在国外,肿瘤骨转移核素内照射治疗已开展近十年,在改善多发骨转移患者生活质量与临床预后方面有突出优势。”邵逸夫医院核医学科主任、浙江省医学会核医学与放射医学防护分会主任委员,浙江省医师协会核医学医师分会会长楼岑主任医师说。
70岁大伯前列腺癌全身骨转移
还有没有好的治疗方法?
朱大伯,4年前确诊前列腺癌,确诊初期,朱大伯经历了内分泌治疗、化疗、放疗等规范治疗,PSA(前列腺特异抗原)指标略有下降,朱大伯觉得恢复得不错,在外院医生建议下,坚持每年定期PET/CT复查。
2019年初,朱大伯复查,未发现骨转移征象。一年后,再次复查,PET/CT提示,朱大伯出现肋骨骨转移,考虑到当时PSA指标还算稳定,外院医生没有做特殊处理。
今年初,又一次影像复查,朱大伯出现了全身多发骨转移,枕骨、肩胛骨、胸骨、双侧肋骨、多个椎体及附件上都有病灶,并且PSA指标持续增高。面对前列腺癌的全身骨转移,外院医生没有更好的治疗方法,了解到邵逸夫医院已经开展氯化镭(Ra-223)转移性骨肿瘤内照射治疗,医生推荐朱大伯至邵逸夫医院核医学科就诊。
什么是氯化镭(Ra-223)转移性骨肿瘤内照射治疗?楼岑主任介绍,氯化镭(Ra-223)是全球首个α粒子辐射放射性治疗药物,针对性应用于治疗症状性骨转移且无已知内脏转移的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
在国内外多个权威指南中,它被推荐作为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一线和二线治疗方案。2017年12月,核医学届顶级杂志《欧洲核医学与分子影像杂志》在线发布“EANM(欧洲核医学协会)转移性去势抵抗性前列腺癌的Ra-223放射性核素治疗指南”,详细讲解了它的治疗原理、方法与预后评估等事宜。
前列腺骨转移镭-223放射性核素治疗
延长患者生存时间 改善生活质量
今年9月,楼岑主任接诊了朱大伯,安排他做了全身骨显像及血液等其他系统检查,和之前检查结果一样,朱大伯确实出现了全身多发骨转移,PSA指标明显升高。
但不幸中的万幸,朱大伯的情况符合Ra-223放射性核素治疗的适应症,同时,朱大伯的身体和精神状态也蛮不错,身体耐受得住这项治疗。
上周,朱大伯完成了首次治疗,休息片刻后就回家,回归正常生活。接下来,他只需每个月做一次治疗,连续治疗半年即可。
楼岑主任坦言,前列腺癌患者发生骨转移的比例较高,骨转移引发的疼痛和病理性骨折等相关事件,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和生存时间。“由于肿瘤侵袭,骨头变松变脆,随时有骨折风险,如果脊柱上发生骨折,就可能截瘫。”
针对这类患者,既往的治疗方案仅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症状,但并不能延长患者的生存时间。镭-223核素治疗进入临床,为治疗提供了有力武器。
“镭-223具有放射性核素和靶向作用,进入体内后,能精准找到一个个骨转移病灶,进行局部放射治疗。同时,防护性特别好,治疗完就可以回家,不需要特别的防护,很安心。”楼岑主任提到,镭-223核素治疗为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带来三重获益,延长生存时间、推迟首次症状性骨不良事件发生时间、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给患者带去了生存希望。
作为浙江省医学会核医学与放射医学防护分会主委单位,邵逸夫医院核医学科分布在庆春和下沙两个院区,配备先进的SPECT/CT仪器3台和高端的数字化PET/CT 仪器2台,装备了强大的核素影像诊断中心。特别是新型的大型核素治疗病房,创新和建立了核素病房的管理模式和规范,已经成为国内业界的标杆。
橙柿互动记者 金晶 通讯员 王家铃 李文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