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你想要找的

NEWS
新闻资讯

钱江晚报 年近百岁的书法大家沈定庵,因为眼疾已多年无法挥毫 邵逸夫医院姚玉峰妙手回春,手术成功后,惊喜万分的沈老写下四个大字相赠

2021-06-15 5139


文章来源:钱江晚报    2021610

  带着浓重的绍兴口音,沈定庵拉着姚玉峰的手一个劲地感谢:“姚大夫妙手回春,我又可以写书法了!”神态和神情像是一个大孩子,很难看出这是一位已近百岁的老人。

  68日,沈定庵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的眼科门诊接受了复诊,这位看着瘦削但精神矍铄的老者更广为人知的身份是书法家。2个月前,他还获得了中国文联终身成就书法家称号。

  鲜有人知,10多年前开始,沈定庵就被眼病所困:从看东西模糊,到几乎看不清身边的事物。在家里,家人们为沈定庵在每个房间都装上了扶手架,沈定庵每天只能借助着这些架子才能安全行动,更别说继续写书法了。这对仍倾心于创作的书法家来说,是身心俱疲的折磨。

  幸亏,近日老人遇见了浙大邵院眼科主任姚玉峰。他终于在94岁的时候,重见光明。

 

十多年里多地就诊无果 转机在一个多月前出现

  在这十几年里,沈定庵和家人们多次在浙江、上海的医院就诊。面对眼疾复杂严重、年纪大又有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沈定庵,医生们一次次婉拒了他的手术请求,沈老重见光明的愿望好像被宣判了死刑。

  转机出现在1个多月前,浙江省相关部门负责人在了解沈定庵被眼疾困扰多年之后,马上为他联系上了浙大邵院眼科主任、白求恩奖章获得者姚玉峰。

  就像沈定庵在中国书法界鼎鼎大名一样,姚玉峰在中国眼科界也是有口皆碑。从医37年,姚玉峰治疗过近30万人,他的手术让3万多名患者重见光明。

  “沈老第一次和家人到我的诊室时,我能感觉到他对治好眼病那种强烈的渴求。”姚玉峰告诉钱报记者。他俩第一次在诊室里见面,在今年5月初。

  “我感觉到他这次找我看病时的忐忑,心存期待又有不安。”经验丰富的姚玉峰很容易看出每位病人的心理状态。而沈定庵渴望治好眼睛后重新拿起毛笔创作的愿望,也同样被姚玉峰捕捉到了。

  

四种眼疾交织一起 医生为手术仔细布局

  这个手术接不接?是否和其他医生一样劝退沈定庵?姚玉峰的选择很坚定,“对书法家来说,眼睛太重要了,能延长沈老的艺术生命,也是为社会带来更多美好。”

  “我的职业理念就是尽最大努力,为病人尽可能争取任何机会。哪怕只有百分之一的希望,也要尽百分之百的努力。”

  就像姚玉峰接手过数不胜数的被各种医学宣判“不可能”的病例一样,针对沈定庵的复杂病情,姚玉峰抽丝剥茧地查出了双眼慢性单疱病毒性角膜炎,左眼底陈旧性出血和黄斑变性,以及非常严重的双眼白内障。

  他和团队一起对接下来治疗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都做了详细的预案,努力避免任何意外的发生。

  就像完成一幅书法作品前,需要谋篇布局一样,面对复杂的眼疾,姚玉峰也开始了他对手术方案的布局。

  “我对沈老以及他的家人说,可以先给情况最不好的左眼做手术,手术让左眼中心视力提升的可能有限,但会让视野变得清晰和扩大,更重要的是,左眼成功手术后能让患者获得信心,会减少对接下来右眼手术的心理紧张。”

56日,在团队对每一个环节的仔细监护下,姚玉峰为沈定庵的左眼做了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

 

“很亮,很亮 周围的环境现在清晰很多了”

  第二天,当缠绕在沈定庵左眼的纱布被揭开后,眼科诊室走廊窗外的阳光洒在沈老的脸上,久违的观感让沈老开心不已:“很亮,很亮,周围的环境现在清晰很多了!”

  左眼的手术就如姚玉峰预想的那样成功。很快,528日,姚玉峰给沈定庵的右眼做了手术。24个小时后,沈定庵右眼的纱布被揭开,明亮、清晰的景象终于又能被看见了。

  身体硬朗的近百岁老人沈定庵,用自己最擅长的书法,向姚玉峰表达了感谢,他写下了“游目骋怀”四个隶书大字送给姚玉峰,这是出自《兰亭集序》的成语。

  “姚教授玉峰先生,妙手仁心瘉吾眼疾,借兰亭序句聊表心意,辛丑夏日沈定庵”沈定庵在这幅作品旁非常认真地写上了这四行小字。

对于沈定庵来说,又能诗书作伴,继续创作和看书,这是美好艺术生活的延续。他觉得自己生逢其时,正遇上一个能抒发创作热情的时代。

 

本报记者 张苗 通讯员 王家铃 李文芳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