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快报 多汗、暴瘦20多斤 47岁当奶奶的她以为更年期提前 没想到竟是脑子里长了个“雪人”!


文章来源:杭州新闻APP 2020年7月23日
47岁的李女士(化名)是绍兴一位普通的家庭主妇。近两年来,她没刻意减肥,一日三餐如往常,体重却下降了20多斤,李女士想着“瘦一点更健康呀”,自己还挺开心的。
但困扰李女士的是,原来自己不太怕热,也不常出汗,但是近两年来稍微动一动,就容易怕热出汗。而且月经量也减少了,经期延长了。去年家里添了小孙子,陪着小孙子的李女士有时候觉得自己太累了,导致更年期提前了而已,也没想着到医院检查。
视力模糊 跟隔壁村大爷有相同症状
大约半年前,李女士开始发现看东西有些模糊,不仅平时看手机觉得看不清楚,连烧菜的时候都经常拿错调味料。
李女士开始担心,体重降低、怕热出汗、月经量减少、视力下降,这些毛病真的是更年期提前带来的吗?
1个月前,李女士和邻里聊天的时候,偶然听闻隔壁村的张大爷因为视力下降去医院检查,发现是颅内垂体瘤。张大爷找到了邵逸夫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杨树旭,经过手术治疗后视力恢复了大半。
近半年来觉得视力越来越差的李女士,也决定去医院看一看。当地医院给李女士查了头颅磁共振,结果和隔壁村张大爷一样,都是长得像“雪人”一样的垂体瘤,而且李女士的这个“雪人”比张大爷还大出一倍!
张大爷推荐李女士去邵逸夫医院找杨树旭主任再看一看。
情况危急 罕见垂体瘤压迫视神经
李女士来到邵逸夫医院神经外科,杨主任安排了一系列激素检查,结合临床表现和磁共振结果,最后认为这是比较少见的垂体TSH瘤,也就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型垂体瘤。
杨主任介绍道,垂体是一个内分泌腺体,可以分泌激素。它长在大脑底部的中间位置,上方是视交叉,两侧是颈内动脉,形状大小类似于花生米。下丘脑便是通过垂体来调节机体的内分泌系统,垂体的病变往往会影响到内分泌系统的紊乱。
而垂体瘤是成年人第三常见的原发性脑肿瘤,占所有脑肿瘤的10%-15%,其中90%的垂体瘤都是良性腺瘤。垂体瘤根据是否高分泌激素分为无功能性和功能性, 25%-30%的垂体腺瘤在临床上是无功能的,多呈现出垂体肿瘤对周围脑组织压迫而出现的症状,比如视力下降或头痛等。功能性垂体瘤多表现出与激素水平变化相关的症状,其中最常见的类型是促性腺激素细胞腺瘤。而李女士所患上的垂体TSH瘤发病非常少。
杨主任跟李女士解释了她之前出现症状的原因,体重下降、怕热、月经量少都是由于垂体TSH瘤的激素分泌功能引起内分泌水平紊乱而导致的。而且,李女士颅内的巨大垂体瘤压迫了视交叉,因此视力减退、视野缺损。
眼科医生建议她尽早手术。虽然垂体瘤是一种良性的肿瘤,只要及时搬开压在视神经上的“大石头”,视力问题很快得到缓解,但是如果这种压迫长期不能解除,就会引起视神经的萎缩,导致永久性的失明。
当机立断手术 几毫米内窥镜下切除肿瘤
李女士的病情俨然已经到了非常严重的地步,杨树旭主任当机立断地为李女士安排了手术治疗。垂体瘤切除手术无需开颅,通过一根直径几毫米的内窥镜,经鼻腔到达病变部位,通过很小的切口就可以切除垂体瘤,解除视神经的压迫,在体表可见的地方也不会留有手术疤痕。
手术治疗以后,再加上一段时间的激素治疗,李女士的各项激素指标开始逐步恢复正常,视力也比之前有所好转,目前已经出院。
“感觉带孙子轻松多了!”李女士说。
杨主任贴心地提醒,由于垂体瘤发病年龄覆盖很广,从青少年到老年都有可能中招,因此,青少年看物不清、视力下降,不一定是近视;中年女性月经紊乱、怕热多汗,不一定是更年期;老年人眼花、视野受限,不一定是老花眼、青光眼。有这些症状的人群,记得要及时就医,做核共振检查和CT扫描,切莫贻误了病情!
通讯员 | 王家铃 李文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