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目新闻 你睡得好吗?听说睡前喝酒能助眠?睡眠专科医生:无异于饮鸩止渴


你睡得好吗?听说睡前喝酒能助眠?睡眠专科医生:无异于饮鸩止渴
天目新闻 记者 梁婧娴 通讯员 王家铃 周素琴
2020-07-04
许多人在生活中有这样的体验:晚上喝过酒,伴随着微醺的感觉,便可以很快睡着。因而,一些人会刻意在睡前喝点酒,希望能帮助自己更好地入眠。
但是,喝酒真的可以实现更优质的睡眠吗?
答案是否定的。
《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中明确指出:“睡前不要饮酒,特别是不能利用酒精帮助入睡”。
邵逸夫医院神经内科医生张力三主任医师表示,喝酒的确使人更快入睡,但睡眠质量会变得更差。
对于正常人而言,喝酒可以减少入睡所需时间,改善前半夜的睡眠,但却会破坏后半夜的睡眠,使得人们在后半夜更容易醒来或睡眠更浅。日本的一项研究证实了这一点——喝酒助眠的情况与夜间醒来难再入睡的情况存在高度相关。
酒精的双向作用(邵逸夫医院供图)
“在喝完酒之后,随着血液中酒精浓度的增加,人们的精神和行为表现出先兴奋后抑制的特点。”张力三介绍,在血液酒精浓度较低的时候,人们通常感觉更兴奋、健谈、愉悦和充满活力;而当酒精浓度随之升高后(>0.06 %,也就是>0.6g/L),酒精的兴奋作用将逐渐向镇静作用转变,人们会感到困倦感,头沉感、反应变慢等。
一般情况下,在喝完酒后不久,血液中酒精浓度开始升高,可能在睡眠过程中达到最高浓度,在前半夜,酒精的镇静更强,因而加深前半夜的睡眠。
“大量饮酒后(≥0.75 g/kg),人们在前半夜快速眼动睡眠比例下降,而且中大量的酒精会使得人们整夜的快速眼动睡眠比例下降,而快速眼动睡眠对于情绪调节、记忆巩固具有重要的作用。”
张力三解释说,随着酒精的持续使用,人们对酒精的耐受性逐渐开始出现,在经过3~7天的喝酒助眠之后,酒精的镇静助眠作用将减弱。
为什么酒精会破坏后半夜睡眠?一方面,随着酒精的快速代谢,血液中酒精浓度开始下降,其镇静的作用减弱;另一方面,人们在喝酒的同时也喝了大量的水,同时酒精可以引起垂体后叶抗利尿激素的分泌减少,增加了人们的尿量,促使人们醒来。
此外,酒精的代谢产物——乙醛具有刺激性,可能影响睡眠。而酒精引起的头痛、酒精对胃部的刺激等也会导致饮酒的人在后半夜醒来。
一项研究让志愿者在睡前6小时喝中等量的酒(即0.55g酒精/kg体重),结果发现,志愿者在夜里的睡眠更浅,并且夜间频繁醒来,导致睡眠效率下降,总睡眠时间缩短。
据调查,酗酒与失眠密切相关,酗酒者罹患失眠症或失眠症状的比例高于正常人群,同时失眠症患者也具有更多的酒精滥用。
“25%~72%的酗酒者有失眠的表现,明显高于正常人(17%~30%)的失眠情况。”张力三表示,酒精与失眠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一方面,存在失眠问题的人会更多使用酒精帮助睡眠,因而可能导致更多的酒精滥用,另一方面,酒精可引起或加重已存在的失眠情况。
同时,酗酒者的睡眠结构异常,表现为深睡眠明显减少,浅睡眠和快速眼动睡眠增加;并且他们在戒酒初期睡眠紊乱更加严重,睡眠紊乱可持续存在数月,甚至2年或更长。
不过,大多酗酒者在戒酒后睡眠情况可缓慢地逐渐改善,在戒酒的第1年,虽然他们的快速眼动睡眠期的异常持续存在,但他们的睡眠潜伏期、总睡眠时间和睡眠效率可逐渐恢复到健康水平。
“根据现实生活的经验,许多人会误解酒精可以促进睡眠。因而人们会自然而然地通过喝酒帮助睡眠,尤其是存在入睡困难的人,如失眠症患者。但是,酒精可使人们在后半夜发生睡眠紊乱,以及引起头颈部肌肉松弛,干扰睡眠过程中的正常呼吸,而导致或加重打鼾和睡眠呼吸暂停,尤其对于存在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张力三提醒,这些负面作用加上发生依赖和与其他药物相互作用的风险较大,饮酒助眠可以说是饮鸩止渴,因此不推荐使用酒精改善睡眠,更不能通过酒精治疗失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