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商报 23年前在邵逸夫医院接受保乳手术的她亲述康复经历


得了乳腺癌,选择保乳意味着什么?
23年前在邵逸夫医院接受保乳手术的她亲述康复经历
2020-06-23 每日商报 A10版 健康
商报记者 王然 通讯员 王家铃 李文芳
“宋医生,你还认不认识我?”
前不久,何女士(化名)走进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以下简称“邵逸夫医院”)乳腺中心宋向阳主任医师的诊室。
由于诊治过的患者很多,宋向阳一时间认不出是哪位,直到她从包中拿出一份泛黄的病历,上面是手写的英文治疗方案,依旧工整清晰。翻动着病历,终于唤醒了23年前他做的第一例,同样也是浙江省较早一批进行乳腺癌保留乳房手术的记忆。
23年前患癌她勇敢选择保乳
如今她依然昂首挺胸自信生活
何女士今年66岁,留着一头清爽的齐肩短发,无论是站着还是坐着都昂首挺胸、身材挺拔。“大家都说,一点也看不出我得过乳腺癌,还做过手术。”她说,这一切都得益于23年前她和爱人来到邵逸夫医院,勇敢做出的一个选择——接受乳腺癌保乳手术。
谈起自己的抗癌经历,何女士记忆深刻:“一次洗澡时,我从镜子中突然发现右乳外侧有点小凸起,看起来像小米粒一样大小。”因为身体并无特别不适感,起初何女士没有过多地在意这个“小米粒”。渐渐地,她发现凸起有变大的趋势,于是向单位请了假上医院仔细检查。经过手术活检,何女士最终被确诊为得了乳腺癌,需要做切除手术。那年她42岁,女儿才上幼儿园。
拿到确诊报告时正值春节,为了尽快做上手术,在爱人郝先生(化名)的陪同下,何女士转院至邵逸夫医院接受进一步治疗。当时在普外科刚工作3年的宋向阳成为了她的主治医师。
在邵逸夫医院,何女士和郝先生首次接触到一种新的治疗方案,那就是保乳手术。“根据检查结果,患者的肿块直径1.1厘米左右,并不算大,还处于早期,并没有淋巴转移。再结合她的生理条件,我们觉得乳房全切有点可惜。”宋向阳说。
一周内,前前后后和邵逸夫医院专家组沟通了三次,何女士敲定了保乳手术方案。“原先,我们只听说过全切和部分切除手术,也做好了全切的准备。”郝先生说,“现在有了保乳的治疗方法,以我对爱人的了解,她内心还是希望尝试一下,努力追求健康和完美。”
据了解,这是邵逸夫医院开展的首例乳腺癌保乳手术,并且在省内也基本没有开展过这类手术。郝先生说:“我们相信邵逸夫的团队和技术,相信我们共同的愿望都是为了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最终,手术进行得很顺利,不仅成功摘除了肿块,也保住了乳房。经过后续治疗,何女士不仅回归了家庭,还回到职场,和常人一样工作生活。
“我也加入过病友会,和其他乳腺癌患者交流。她们做了全切手术之后,手臂功能或多或少会受到影响,身子骨也没有从前挺拔。”她感受到,对于乳腺癌患者来说,保乳更重要的是保住了内心的自信。
切得越多不见得切得越干净
不要轻易放弃您的乳房
据了解,乳腺癌已成为中国女性发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对女性健康带来严重威胁。
“目前乳腺癌外科根治术基本有两种方法,一是乳腺癌改良根治术,切除包括乳头乳晕在内的整个乳房。另一种是保乳手术,顾名思义,就是保留乳房的手术,仅切除肿瘤以及肿瘤周围少量正常乳腺组织,保留乳房良好的形态。” 宋向阳指出,“经过大量的科学研究和临床观察,已经明确保留乳房手术后联合放射治疗和改良根治术两种方法的疗效没有差别,也就是医学上常说的手术后生存率一样。”
但是,即便在术后生存率一样的前提下,在我国乳腺癌保乳手术的比例依旧不高,大约只占二成左右,这是为何?
宋向阳解释,究其原因主要有两方面:一方面,东方女性乳房相对较小,而且就诊时大部分女性的肿瘤已经可触及,相对较大,肿瘤切除后乳腺就会变形,因此忍痛割爱;另一方面,相当一部分患者和家属想当然地认为,乳房全部切除相对比较“安全”,没有“复发”的隐患,更能够“保命”。
“我碰到过不少患者,成功做了保乳手术后,就是不放心,三番五次来门诊想要全切。”宋向阳说,癌症是种全身性的疾病,切得越多并不见得切得越干净,即使是切除整个乳房,局部复发率也有2%-14%。换句话说,切除整个乳房也不是进了“保险箱”,也不能绝对“保命”。
由此,在面临同等生存率的情况下,相比乳房切除的改良根治术,保乳手术的创伤更小,能更多地保持女性形体美,更好地保留女性自信,以此更好地提升生活质量。并且,从2010年起,宋向阳主任医师团队开始进行乳腺肿瘤整形的手术。乳腺肿瘤整形是将整形外科技术与乳腺癌保留乳房的手术结合起来,以达到彻底地根治肿瘤和维持乳房良好的美学效果的双重目的。
在此,医生呼吁,当发现得了乳腺癌,请不要轻易放弃您的乳房!当然,想要做保留乳房手术必须满足以下情况,首先,保留乳房手术必须联合放疗,要是有不适合放疗的病情就不适合保乳手术。同时,保留乳房手术适用于早期乳腺癌,发现时肿瘤大小在3厘米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