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时报 “哪有她去我不去的道理!”邵逸夫医院90后ICU护士夫妻携手援荆45天


“哪有她去我不去的道理!”邵逸夫医院90后ICU护士夫妻携手援荆45天
记者 任方圆 2020-05-12 青年时报
今天是“5·12国际护士节”,在网络上,“512”常常被大家谐音成“我要爱”。在今年的护士节到来前夕,时报记者在多家医院里采访到了发生在护士身上的“爱的故事”。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在追求“小爱”的同时,在国家最需要的时候第一时间挺身而出,给予更多人温情和大爱……
3月28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援荆门的34名白衣天使圆满完成任务回杭休养。此时,耿涛、何珊这对刚刚结婚4个月的小夫妻,终于可以在并肩作战45天后,脱下防护服好好见一面。
缘起ICU
认真的男人最有魅力
时间回到2016年8月,何珊和耿涛同时入职邵逸夫医院。4个月后,两人双双进入邵逸夫下沙院区,成为4楼ICU的同事。
朝夕相处下,这个上班认真、做事实在的小伙子吸引了何珊的注意。早上7点半到晚上7点半,12小时高强度的工作节奏往往会让人筋疲力尽,但耿涛从不抱怨,往往都是简单的一句“没什么”带过。
都说认真工作的男人最有魅力,何珊慢慢开始对耿涛产生了好感。然而,女生的小心思却一直被粗神经的男生忽视。先下手为强的何珊直接对耿涛展开了追求。在何珊的表白和同事的助攻下,二人顺利地走到了一起。
共同赴荆门
哪有你去我不去的道理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全国医护人员严阵以待。何珊记得很清楚,那天收到紧急通知,需要安排两名护士赶赴荆门支援,她毫不犹豫地第一个报了名,“有人刚生孩子没多久,有人的妻子怀孕5个月,我工作时间长,也还没孩子,算我一个!”
正在工作中的耿涛没有第一时间得知报名通知,当护士长把何珊报名的消息告诉耿涛后,他也毫不犹豫地表示要报名。
当时,院方并不推荐夫妻双方同时前往一线援荆。
当护士长得知耿涛想去援荆的意愿时,曾经想过单独安排力气更大的耿涛过去。何珊知道后急了,明明是自己先报的名,怎么可以被“后来居上”!但让何珊去自己不去耿涛更加不同意,“哪有她去我不去的道理!”
其实,在疫情刚开始的时候,他俩就已经讨论过这件事。耿涛知道何珊是一个十分正能量的女生,也清楚她要去报名的意愿。对此,耿涛非常理解并支持何珊的想法。他说,作为ICU的护士,大家都会有一种天然的责任感。自己根本没多想,第一反应就是作为呼吸科的ICU护士,自己不上谁上。
除了是ICU护士之外,耿涛也是何珊的丈夫。他知道,自己的妻子并不太适应外地的水土。荆门距离杭州700多公里,在完全不知道当地情况的前提下,让何珊一个女生单独去到那里,耿涛怎么都不放心。
“她是个报喜不报忧的性子,我也是。”耿涛说道,“与其让我们其中一个人去,另一个在家里担心,还不如一起战斗。”
最后,如他俩所愿,2月12日,耿涛何珊共同赶赴荆门。
齐心共抗疫
ICU惊险时刻成功抢救
果不其然,到了荆门后,他们承受了意料之外的压力。尤其是刚开始的第一周,身体和心理上面临的压力特别大,面对重症病人,何珊甚至怀疑过自己工作的意义。但找同事说又怕影响团队士气,这时,何珊就会找耿涛聊聊天,说说病人的情况,探讨接下来要改进什么……在耿涛的安慰中,何珊度过了最艰难的一段时间。
援荆期间,有一名患者让何珊印象特别深刻。那是一个用上ECMO的重症患者。在何珊检查过他的各项体征平稳准备出门时,发现他的氧饱和指数突然变差。直线下掉的数据让何珊立刻向护理领班寻求帮助。
这时,刚巧在一边待命的耿涛听到了何珊的求助,第一时间出现在了她的面前。“没有时间了。”耿涛回忆道,“病人的情况很危急,再不处理真的就没救了。”
何珊说,自己以前工作时没接触过ECMO,如果放在援荆以前,面对ECOM自己可能还会有一些不适应。但在荆门的经历,让她和耿涛都有了成长,懂得了担当。他们默契的配合成功地救回了那个病人,看着仪器正常工作下,掉到谷底的指数又平稳地回升到正常,耿涛何珊笑得很欣慰。
收获了成长
最有意义的“蜜月”之旅
4月12日,耿涛在朋友圈感慨:“时间过得真快,终于安全地带着媳妇回家咯,这将是我们此生最难忘的有意义的‘蜜月旅行’。”
莫干山休养快结束时,耿涛发了“背着媳妇回家咯”的朋友圈。
2019年11月底结婚的耿涛何珊,原计划在今年的三四月份去日本度蜜月。但因为疫情原因,小俩口计划好的日本吃美食、逛郊区的蜜月之旅,阴差阳错变成了莫干山的疗养。
何珊说,虽然遗憾不能去日本度蜜月,但和共同战斗一个半月的小伙伴一起休养,也很开心。这段援荆的宝贵经历,让他们感受到了来自父母的支持和医院同事的正能量。回忆起在荆门病区的日子,他们遇到了很多共同战斗的小伙伴,也收获了自己的成长,让他们对今后的工作有了更高的奋斗目标,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帮助更多患者。
编辑:蔡霞 来源:浙青网-青年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