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你想要找的

NEWS
新闻资讯

湖北日报 荆门首例ECMO治疗患者治愈出院

2020-03-24 3396

荆门首例ECMO治疗患者治愈出院

  • 发布时间:2020-03-24
  • 来源:湖北日报

50多天的救治,16天的ECMO支持,命悬一线的贺新森(化名)重焕新生。323日下午,这名荆门首例用上ECMO的新冠肺炎患者出院,前往隔离点观察。

回来吧,回家吧,回到你的家……”319日,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北院区)13ICU内,33岁的贺新森手执口琴吹了首《回家》,悠扬的旋律让清冷的病房热闹起来。

我马上就要出院,希望你们也能早日回家!贺新森说,吹奏这支曲子,是感谢、送别挽救他生命的内蒙古、浙江和荆门白衣天使

浙江首批支援荆门医疗队领队、邵逸夫医院党委书记刘利民介绍,贺新森是浙江省17批次援鄂医疗队中,治愈出院的首例使用ECMO治疗的新冠肺炎患者。

ECMO,撑起生命的希望

贺新森是荆门屈家岭人,此前曾在浙江杭州、武汉等地工作,当过婚礼司仪,多才多艺,会吹萨克斯、口琴。

129日,从汉口回到屈家岭不久,贺新森确诊感染新冠肺炎。就近在屈家岭五三医院救治,由于病情加重,被紧急转送到荆门一医。

荆门一医相继使用鼻导管高流量补氧、无创呼吸机给氧,但贺新森依旧无法维持血氧饱和度。他的肺部很快就成大白肺,心、肺、肾、消化系统多脏器衰竭。

情况异常危急!24日,荆门医疗团队和内蒙古支援荆门医疗队专家讨论后,立即给贺新森用上ECMO进行呼吸支持。

当时,考虑到患者很年轻,我们只能搏一把,上ECMO荆门一医感染科主任邱其武说,借助ECMO,贺新森缺氧状态得到改善,但因持续使用药物镇静,他陷入重度昏迷。

100米,艰难的转运之路

212日,浙江省首批支援荆门医疗队、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的35位医护人员抵达荆门。214日,他们在荆门一医(北院区)火速建起一个ICU,集中收治重症危重症患者。

“ICU建成后,我们第一时间对荆门市所有危重患者进行摸排,贺新森是我们最先考虑收治的对象。”ICU负责人、邵逸夫医院重症医学专家周建仓说,内蒙古和荆门医护人员前期的精心照护,给患者进一步治疗提供了机会。

摆在浙江支援荆门医疗队面前的首要难题是,如何转运体重近100公斤、病情如此危重的贺新森。

贺新森所在的病房与ICU病房,分布在相邻的两幢楼内。虽然直线距离只有100米,但转运计划却整整筹备了4天。

病人必须与医疗设备同步转移,稍有不慎,就会危及生命。周建仓说,医疗设备有维持生命的ECMO、有创呼吸机、监护仪、微量泵等,且ECMO设备电源只能撑45分钟。

浙江与荆门医疗团队拿着米尺测量电梯、门的宽度,设计精密的路线图,反复讨论、演练。

贺新森所在的楼内,仅有一部电梯,且位于医护人员上下班的清洁区,考虑到院感问题,有人甚至提出扛着病床走楼梯。但风险太大,万一没稳住滑一跤就会前功尽弃。周建仓回忆说。

经过数次演练,218日,转运开始。十几个人,各司其职,有人管仪器,有人管线路,有人负责院感,有人控制电梯……,整个转运过程一气呵成。

35天后,他走出ICU

转入ICU后,经过呼吸管理、激素、抗感染药物、优化液体管理等整体治疗,贺新森呼吸明显改善。

220日,浙江、内蒙古、荆门三方专家团队联合对外宣布:贺新森成功撤除ECMO,顺利脱机,实现呼吸机辅助呼吸。

好消息接连不断:227日,拔除气管插管,贺新森实现自由呼吸;36日,开始接受康复治疗;37日,能够进食吃饭;315日,能下地行走……

贺新森的父亲贺勇曾在23日签署儿子病危通知,在隔离酒店内一度陷入绝望,终于盼来儿子出院的消息。323日,他专程来到医院门口看望。

自己在浙江工作17年,儿子也在杭州工作过,浙江永康TNT公司工程师贺勇对浙江医疗队充满感激。

杭州是我的福地,下次一定专程去杭州,为你们吹奏一曲萨克斯。贺新森开心地说,现在肺活量不够,只能吹口琴聊表心意。

刘利民介绍,目前ICU里还有2名重症患者,计划324日可转至普通病房,届时ICU封舱,邵逸夫医院团队也即将完成重任,胜利凯旋。(严运涛 王家铃 李文芳)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