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你想要找的

NEWS
新闻资讯

钱江晚报 我在武汉的58天60多岁的阿姨说:你们一定要带我走

2020-03-23 3513

我在武汉的58|60多岁的阿姨说:你们一定要带我走

抗疫2020-03-22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记者 吴朝香 通讯员 王家铃 周素琴 李文芳

320日晚上,送走最后一位病人的吴晓虹觉得心里空落落的,一是挂念病人,相处了这么久,挺有感情的。会记挂他们后面的情况;二是完成了一个阶段的工作,突然空下来,可能有点不习惯。

吴晓虹是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呼吸内科主任医师,大年初一,随浙江省第一批援鄂医疗队驰援武汉。在武汉快两个月,从心理上说,我们经历了满怀壮志、担忧、信心满满、坚守到最后这几个阶段吧。

左三是吴晓虹

对女儿说谎的病人,让我们流泪

初到武汉时,吴晓虹内心曾受到过冲击:病人多、病情重、当地的同行们异常辛苦。这些是她始料未及的。和她同去的还有邵逸夫医院的4位同事。

那段时间,我们5位可以说是抱团取暖。每天会吃饭聚在一起,互相倾诉,互相鼓励 ,互相关心问下:你今天怎么样? 饭有没有吃?我这里有什么吃的,你拿去。也会说说各自的焦虑,彼此安慰、疏导。

他们互相扶持,负重前行。

好在,这段时间很快就过去了。随着应收尽收、应治尽治的推行,以及方舱医院的建立,吴晓虹和同行们感觉到压力在减轻。

元宵节那天,他们接管的病区7位病人出院。其中一位老人的话让吴晓虹特别感动,这位出院的患者说:浙江医疗队冒着生命风险前来湖北,我们心存感恩,虽然这场疫情有很多值得反思的地方,但不管怎样刮风下雨,在医疗队的帮助下,太阳总会出来,花儿总会开,我们的生命也会生生不息。

这也让吴晓虹更有信心,武汉人民真的非常坚强。

吴晓虹还记得一位50多岁的男患者,他的父母和妻子先后因为新冠肺炎去世,他自己的情况也很差,好几天吃不下东西,一说就喘气。有一天我们给他冲了半盒米粥,好不容易让他吃完,他稍稍恢复力气后,就借我们的手机给他正在隔离的女儿打电话。

吴晓虹听到老人对女儿说:这里的医护人员是浙江的,他们医术非常高明,对我非常好,我吃得好,睡得好,这里物资很丰富。我病情已经稳定了,一切都好。虽然你没有妈妈了,但不要太伤心 ,也不要太记挂我 ,你也帮不上我 ,我们都管好自己。

他说一下,就喘两下,但坚持把话说完,我们在边上,眼泪往下流。吴晓虹说。

60多岁的阿姨说:你们一定要带着我

320日,在转运最后一批病人时,一位60多岁的阿姨拉着吴晓虹的手一直流眼泪。这算是在病房里,时间最久的一位病人之一,她已经住院一个多月。

刚来时,情况非常严重,很危险。我们给她做俯卧通气,她开始特别害怕,没信心,觉得自己做不到。我们握着她的手鼓励她,一直守在她身边;吃饭的时候,喂她喝牛奶……”

阿姨的病情慢慢变轻,对吴晓虹的依赖也越来越重。

她一直担心我们离开,经常说:你们一定要等我好了再走。或者是,你们不能放弃我,一定要带着我,把我带到杭州去。

阿姨从最初的需要高浓度吸氧,到后面的面罩吸氧,现在只需要鼻导管,而且能在床上自由活动,脱离了危重症,进入康复期。

最后一天给病人发苹果

我们走的时候,对她说:你已经好很多,后面要好好吃饭,好好康复。我们等你的好消息。她很认真的点头答应了。

清空病房的最后一天,吴晓虹还和同事把他们发的苹果送给最后一批病人,希望他们以后都平平安安。

妈妈一直不知道她去了武汉

离家50多天。吴晓虹最牵挂的是80岁的妈妈。到武汉的事,吴晓虹一直瞒着妈妈,直到前两天,家人不小心在老人家面前说漏嘴。

我妈打电话问我到底在哪儿,我说我已经从武汉回杭州了,她说,回来就好。

吴晓虹的父母都在湖南老家,妈妈有严重的骨质疏松,爸爸患有老年痴呆,每年春节,她都要回家家看望两位老人,并给老人带一些常用药。2020年的春节,她失约了,药也没能及时送回。

一切恢复后,我想回老家看看爸妈。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