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你想要找的

NEWS
新闻资讯

钱江晚报 他们整建制接管的重症病区患者都救回来了

2020-03-16 3477

还记得浙江最强大医疗队的400多位逆行勇士吗?昨满月啦

他们整建制接管的重症病区患者都救回来了

本报通讯员 陈晓华 王家铃 周素琴 王蕊 方序 本报记者 吴朝香 杨子宸 张冰清

来源:钱江晚报 2020314日星期六 6 抗疫

 

 

 

 

 

 

IMG_258

 

  3月10日下午,随着最后5位新冠肺炎患者治愈出院,由浙江省人民医院院长葛明华带领的医疗队整建制接管的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的4号楼13楼西区的重症病区已经清空。无一例死亡。   昨日,浙大一院也传来好消息,他们整建制接管武汉市协和医院肿瘤中心的危重症患者已经摘帽清零,患者零死亡。   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接管的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肿瘤中心8重症区,目前重症患者都转为普通患者。   浙二医院整建制接管武汉协和肿瘤中心的重症监护室(ICU),这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浙江省单家医院规模最大的援鄂医疗队。   2月13日夜无眠,来自我省浙大一院、浙大二院、邵逸夫医院的400余位医护,组建我省最强大医疗队出征武汉。一个月来,这场仗打得艰难,如今曙光已然在前方。   护士姐姐帮忙收快递   出院患者录视频感谢   浙江省人民医院医疗队整建制接管的病区共收治患者44位,治愈出院30位,14位转至雷神山医院继续隔离治疗,无一例转到重症监护病房。从接管病区,到清空病房,历时近20天,医疗队用“浙人医”经验开展救治诊疗工作。   患者王勇(化名)出院时,特地为医疗队录制了一段感谢视频。他刚住进病房时,收到了一条快递短信,但病情关系,他不能自己去取快递,是医疗队的一位护士小姐姐帮他取了快递并付了快递费。   此后几天,他一直在寻找这名小姐姐,说要当面感谢并把快递费还给小姐姐。因为上班时间医务人员都不以真面目示人,所以寻找小姐姐颇费了一番周折,有心的这位武汉同胞出院时便录了这个视频。   2床老爷爷高度近视,视频电话等新式武器不太搞得明白,因疾病原因家人又不能陪同,所以情绪比较低落,队员们变着法地哄他开心,不仅格外细心地诊治、护理,同时还承担起他和家人的沟通桥梁,每天定时和他的家人电话联系,事无巨细地汇报老爷爷一天的情况。家属的感谢、患者的治愈,给了队员最大的动力。   危重摘帽了   病人与家人视频“撒娇”报喜   从2月14日带领一支140人的医疗队出征,到如今,浙大一院接管的重症病区已收治新冠肺炎患者72名,截至3月13日,有47名患者顺利出院。5名危重症患者全部好转,转入其他医院进行进一步的康复治疗。   “医生,麻烦你和我儿子视频一下,让他也高兴高兴!”3月11日,在武汉协和医院肿瘤中心的重症病房,68岁的武汉患者对着章渭方医生“撒娇”。   接通视频后,章渭方向患者家属耐心解释了病人病况,“今天已经从危重症转为重症了。”手机那头,家属们一片欢腾。   这位201床的患者,是浙大一院接管病区最后一个摘掉危重症“帽子”的新冠肺炎患者。   章渭方是浙大一院驰援武汉医疗队在武汉协和医院肿瘤中心的病区主任,“接收患者后的第一天晚上,我大哭了一场。”浙大一院医疗队2月14日抵达武汉,2月15日整建制接收病区,当晚62个病人一下子挤满病房,院感通道医护人员下班排队一个半小时……各种状况,让章渭方在和后方电话时,忍不住哭了。   “太难了,才显出‘浙一人’的担当。”当天同在病区查房的浙大一院院长黄河告诉记者,以章渭方为代表的病区医护人员,把“浙一经验”带到了武汉。   网红“护士家教”辅导的小患者   也出院了   还记得前段时间红遍全网的武汉重症病房帅男护当“私人家教”辅导十岁的小患者作业的新闻吗?   由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接管的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肿瘤中心8重症区,昨日一波出院的人潮中,小男孩小松(化名)就是那个小主角。他戴着口罩,一双乌溜溜的大眼睛一直在四处搜索,似乎在寻找什么,知情的医护人员知道他在寻找赵树林。   赵树林说,这二十多天的相处,小松和医疗队的队员们相处得非常融洽,尤其是对赵树林,特别黏糊,俨如兄弟俩。每次看到赵树林,小松都会露出灿烂的笑容,有时候还会跑到护士站,让赵树林五分钟后再进来,他要躲起来,要和树林哥哥玩躲猫猫的游戏。有时候,哪怕赵树林的防护服上不写名字,小松也能认出他。   小松告诉大家,他想找同龄小伙伴玩。医护人员咨询了后方的邵逸夫医院精神卫生科专家,通过专业心理专家的建议,医院寄来了几个毛绒玩具,经过严格的院感处理后,其中的一个可爱的小牛玩具送给了小松。   “清零”之后   医护人员将原地待命继续支援   浙大二院医务部主任张秀来告诉钱报记者,目前由浙大二院医疗队整建制接管的武汉协和肿瘤中心ICU还有32位病人,明天预计17人出院,后天其余15人转院,“根据病人病情的危重程度,转入其他医院ICU或者普通病房,像使用呼吸机、气管插管的病人,大都还需要到ICU继续接受治疗。”   他说,经过浙大二院的精细化管理和多学科诊疗,肿瘤中心ICU重症、危重症病人的治愈率显著提高。“清零”之后,医护人员将原地待命,随时做好继续支援的准备。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