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日报 战疫家书:纸短情长


战“疫”家书:纸短情长
来源:浙江日报 2020年3月8日 三版钱塘江
一场战“疫”,两地家书。
奋战在一线的抗“疫”战士们,其实也是寻常的父母、子女和爱人。身后有割舍不下的牵挂,同时也是他们最坚实的后盾。浙鄂之间700余公里的距离,让一切牵挂变得刺骨而绵长。这一期《钱塘江》副刊,我们选录了部分医务工作者及其家人写下的家书,字里行间记录的,是思念、坚守、希望,是刻骨铭心的亲情和大爱。
假如时间倒流 你依然会勇往直前
致驰援武汉的丈夫,浙大邵逸夫医院心内科医生林建伟
孩子爸:
距离你支援武汉已整整一周,从最初的不舍难过、担惊受怕到现在的坦然面对,时间仿佛是一剂良药,抚平了心里种种复杂情绪。还记得2020年2月14日早上你出发时的情景,因为害怕看到我哭,你五点起床不让我去送别。可我还是悄悄跟在你身后,不管怎样这也是一种支持和鼓励。去医院路上气氛很沉重,你默默不语,内心必定也是充满了不舍,这种时候本应该相互安慰好好告别,但是你却很排斥这种伤感的场面。你第一个上了车,我默默目送,彼此眼里噙满泪水。
我知道,你就是这样的人。假如时间倒流,你依然会义无反顾,勇往直前,奔向最危险的地方。
那天午夜,科主任在群里发出驰援武汉的通知,你第一时间瞒着家人报了名,事后才发微信说希望能得到我和儿子的支持。你对我说:“为国请命不能避,为国赴难不能避,临危受命不能避,关键时刻总要有人去,我是党员干部应该先去。”我知道,这是你内心深处强大的信念和执着,我说不出话来,只是默默点头,给了你一个大大的拥抱。
你我都是临床医务工作者,每天面对繁重的临床任务,尤其是你,工作日几乎都是早上7时出发去医院,晚上手术到半夜才回家。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却从来没有听到过你的埋怨,更多的是看到你跟我讲如何独立完成一台高难度手术时的神采飞扬,还有成功救治各种危重病人后的开心模样。我知道,你拥有一颗医者仁爱之心和时时刻刻为病人着想的同情心。
你总是说:带着信念出发,这是一份前进的动力。只要信念还在,希望就在不远的前方。此刻,我相信远在武汉的你也带着这份必胜的信念,早日迎接战“疫”胜利的光明。
这世界上有一千种等待,最好的那一种,叫作来日可期。我和儿子在家等你,从这一秒开始倒数:等待不久后,你能健康平安归来;等待春暖花开之时,再与你好好拥抱……
妻子 陈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