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号 湖北日报客户端 湖北荆门:抢救15天!又一例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治愈出院


湖北荆门:抢救15天!又一例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治愈出院
人民日报客户端湖北频道2020-03-04 10:03浏览量
“感谢您们治好了我的病……”3日下午2时许,经湖北荆门第一医院北院13楼重症监护病区(ICU )治愈的首例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张先生,出院后向送行的医护人员深深地鞠了一躬,衷心地感谢连日来大家对自己的精心救治。“回家后好好休养,争取早日康复,重新回归社会!”在场的医护人员不忘提醒和祝福他。
该病区2月14日由浙大邵逸夫医院援荆医疗队正式接管,荆门一医也派出110多名医护人员参与治疗。这里专门用于收治荆门全市的危重症新冠肺炎患者。短短几天,就收满了22名病人。
这名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张先生,今年36岁,1月24日出现发热,最高38℃,伴干咳;从2月11日起在所在辖区人民医院住院治疗,后因肺部病灶进展 ,症状加重成危重症病人,于2月16日转到荆门一医北院13楼浙大邵逸夫医院援荆医疗队接管的ICU接受新的救治。
“转入之前,我没想到自己还能活着走出来,遗书都想好了,准备把我身上有用的器官捐献出去……”张先生说。
转入一医后,在浙江和荆门双方专家的努力下,医疗队给予张先生无创呼吸机支持(NIV)治疗6天,激素治疗2天。经抗感染、呼吸支持治疗后,2月25日体温恢复正常,2月26日复查显示肺部CT明显好转,2月28日基本治愈,进入出院评估流程。2月28日、29日复查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提示阴性,3月1日转入普通病房,3月3日出院,成为从13楼ICU走出的首例危重症新冠肺炎治愈患者。
“从这里出来一个,就是从死神手里抢回来一个 。 ”给张先生送行的医护人员和前来接送他回家的荆门消防队员感慨地说。
浙大邵逸夫医院援荆医疗队相关人员介绍,自他们接管荆门一医北院13楼危重症治疗区后,收治的危重症患者目前绝大多数病症明显减轻,另有8人已转出ICU ,进入普通病区,余下的部分患者在接下来的日子也将陆续转出。
据了解,截至2日24时,从荆门一医康复出院的新冠肺炎确诊患者达167名。
责任编辑:吴君
浙江省首批支援荆门医疗队队员在隔离病房工作。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 胡元勇 拍友 张衡 摄
3月3日,荆门的天气有些冷,而荆门市第一人民医院(北院区)门诊部门口却洋溢着阵阵暖意。36岁的张重生(化名)向浙江省首批支援荆门医疗队、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的医护人员深深鞠了一躬。
在医疗队队员、浙江日报全媒体视频影像部随队记者胡元勇的镜头里,张重生感慨道:“感谢你们,让我重获新生!如果没有浙江医疗队,也就没有现在的我。”
对医疗队里35名来自浙大邵逸夫医院的队员而言,这是个特别值得纪念的日子,他们迎来了荆门新冠ICU病房建立后的首位治愈出院危重症病人。
在队员们和张重生共同与病毒较量的日子里,大家都有了新的收获——
“来之前,我设想过各种困难,但实际情况比我想象得更为困难。”浙大邵逸夫医院重症医学科专家、荆门市一医院新冠ICU负责人周建仓向记者回忆道,2月16日晚,张重生被紧急转入ICU病房,当时他呼吸衰竭、氧分压低、双肺弥漫性病变、靠无创呼吸机维持呼吸……生命体征不容乐观。即便如此,医护人员依然排除万难,为他打通了一条生命通道。
张重生依稀记得,自己被推进ICU病房时,躺在床上动弹不得,呼吸困难,“满眼都是恐惧和绝望”。
“但是我们从不惧怕,因为谁都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周建仓说,张重生入院后,医护人员轮流值守,一刻都不曾离开隔离病房。在浙江和荆门双方专家的共同努力下,经过一周的无创呼吸机支持,患者肺部弥漫性病变开始逐渐吸收好转——几天内,他从呼吸机治疗改为高流量氧疗,又改为鼻导管吸氧,直到能够自主呼吸。
在荆门,春天的气息越来越浓,ICU病房里也不断传递出新的希望:3月3日,张重生成为从这里走出的首位危重症新冠肺炎治愈患者。
首位危重症患者的出院,也提振了医疗队的救治信心。截至目前,荆门市一医院北院区新冠ICU累计收治新冠肺炎患者32例,转入时有超过三分之二的患者为危重症,如今许多患者情况已明显好转,已有7位患者转入普通病房。接下来还将陆续有患者出院。
望着张重生回家的背影,队员们感叹:春暖花开的日子,不会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