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你想要找的

NEWS
新闻资讯

钱江晚报 驰援手记10岁小患者说“我好无聊!” ,94年男护士主动当起了“私人家教“

2020-02-26 3877

驰援手记|10岁小患者说“我好无聊!” ,94年男护士主动当起了“私人家教”

抗疫2020-02-26 15:39:12

钱江晚报·小时新闻 通讯员 王家铃 李文芳 盛羽 记者 吴朝香 视频制作 杨子宸

我是浙大邵逸夫医院的护士赵树林,今天是我到武汉的第8天,在我照顾的病人中,有一名是10岁的小男孩,跟我弟弟一样大,不知道他有没有好一点。这是赵树林在入舱后,拍下的一小段VLOG,以记录下在驰援武汉中的点滴。

赵树林,邵逸夫医院急诊室男护士,下沙院区急诊ICU联合团支部书记,是一枚94年的小鲜肉214日,赵树林作为邵逸夫医院142人援鄂医疗队成员,编入最强阵容浙江省第四批援鄂医疗队驰援武汉,整建制接管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肿瘤中心八楼重症病区。

10岁小男孩说无聊,他主动当起了家教

第二天下午,正式开科,赵树林成为第一批进入重症隔离病房的医护人员。

开科当天,病区内64张床位全部收满,因为家庭式发病的患者很多,收治病人时,护士们细心调整了床位,尽可能将一个家庭的病人调整在一起。

于是,赵树林负责的15名病人里,有夫妻,也有父子。男孩小松就是这样闯进了赵树林的照护世界。

 

10岁的男孩小松是和爸爸一起入院的,是赵树林最牵挂的小病人。

第一次查房,赵树林开好药叮嘱他多喝水。刚说完,小朋友立马听话地拿起杯子就去倒水。就是这样一个细节,让赵树林开始对小朋友格外关注。

小男孩非常懂事,每天都把自己的被子叠得整整齐齐,是那种医从性特别好的小病人。赵树林说,他不仅能把自己的病情描述准确,也会告诉医生,爸爸哪里不舒服。

很多时候,小松也承担起了照顾爸爸的任务。

几天前,赵树林上班查房时,看到小松一个人直挺挺躺在病床上,双眼空洞的看着天花板。

看到赵树林,小男孩嘟囔了一句好无聊啊!

手机不是有网课么?赵树林问。

连不上网。小松说。并且,当时,小松和爸爸转院过来时,慌张的连课本、课外书都忘记了带。

 

看着眼前这位跟自己亲弟弟一样大的男孩,经历着跟这个年轻不符的成长经历,面临着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赵树林内心难以平复。

他想都没想,对男孩说,那我给你出点题目做做吧!

于是,赵树林在工作之余,每天又多了份兼职,为小松出卷子、改试卷,语数外一个都没落下。

等待穿暖花开,一定录一支露脸的VLOG

赵树林说,疫情,让武汉人经历着不一样的成长。作为医护工作者,他有责任去为患者减轻病痛,拂去内心的尘埃。

224号这天,赵树林根据五年级教材,第一次为小松出了学习清单: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课古诗文背诵,英语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十个单词和短语,数学8道填空题、12道计算题、一道应用题……

拿到赵树林用签字笔所出的试卷后,小松开心极了,迫不及待地做题。

经过第一堂课,赵树林发现,小松的数学比较好,英文有些不太好,口语有些磕磕盼盼。为了避免相互有感染风险,赵树林就用手机帮小松录音,让他跟着录音练习英文发音。

 

这样的小课堂,在武汉协和肿瘤中心重症病区内,温暖地延续着。

树林哥哥,今天再给我出点科学题吧!”226日,当批改完作业的赵树林走进房内,小松乐开了花,还主动要求增加试题。

这里的病人很多是家庭式发病的,有些住在我们这里,有些在别的医院治疗,前几天,一位病人的家属在另外一个医院去世了。在这里,可以感受到他们的孤独、害怕和坚强。而我们能做的,更多的是去安慰、去帮助。赵树林说。

到武汉的第七天起,树林断断续续用Vlog记录当天的小点滴,发给远在山东临沂的父母,了解的思念之情。

隔离服、护目镜、口罩下,看不清他的长相,高高帅帅、平时有点颜控的他,去武汉前毫不含糊剪了平头。他说,离开隔离病房的那天,一定录一支露脸的Vlog

没有一个冬天不可逾越,期待着看到护目镜、口罩后那一张张明媚的脸庞。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