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你想要找的

NEWS
新闻资讯

浙江新闻客户端:浙江援武汉医疗队:彰显“浙江速度”和“浙江担当”

2020-02-17 3109

浙江援武汉医疗队:彰显“浙江速度”和“浙江担当” 

2020-02-16 22:22 |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 陆遥

214日,浙江第四批援武汉医疗队从杭州出发。来自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和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的453名白衣战士,冲上前线。

他们的任务非常紧急。自215日开始,这支医疗队要正式整建制接管武汉协和医院肿瘤中心院区的数个重症病房。

214日下午1时,队伍才刚落地,就迅速完成了分组安排,物资清点等工作。浙大二院在飞机上组建了行政组、医疗组、护理组3个功能组,并请院感、护理、医务负责进行宣教培训;邵逸夫医院在队长虞洪的带领下,迅速组成14个小组,通过精细化管理,确保物资及每位队员安全抵达。

215日上午一大早,浙江省第四批援武汉医疗队便与武汉协和医院肿瘤中心开了第一次正式协调会,再次强调了国务院督导组提出的“应收尽收”要求,尽最大力量救治病人。按照要求,下午就要开始收治危重患者。由于武汉协和医院肿瘤中心是一家专科医院,为了应对疫情需求,临时改建成为专门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医院,很多设施设备都需要补充,规划和设置上也要做进一步改建和完善。

时间紧急、任务艰巨。来自三家医院的队伍紧锣密鼓地开始工作,一切都紧张而有序地开展。设备组立即进入病区调试,院感组在病区内对所有区域进行分割,调整病床床间距,所有医护骨干齐上阵改造病房。抵达武汉后的第一个24小时,浙江第四批援武汉医疗队便完成了收治患者的任务。

8楼,是邵逸夫医院142位医务工作者整建制接管的病房。自15日下午3时接管以来,他们以最快速度接诊64名患者,接满了所有床位。216日下午,浙江援鄂医疗队随队记者、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摄影记者王坚颖跟着医护人员进入该病区,记录下她们的忙碌工作。

护理团队有节奏地分工合作,采集患者信息,测量生命体征……许多医护人员都是第一次与新冠肺炎确诊患者接触,却丝毫没有畏惧。一声问候,一个礼节性的招手,满是专业与温暖。

邵逸夫医院赴武汉协和医院医疗队病区主任、邵逸夫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潘孔寒说:“前线告急,我们义不容辞,在几小时内就收满了64张病床。患者中有确诊的,也有临床诊断的,以老年患者为多,最大的94岁。”

感染新冠肺炎,许多患者的心情都不好,普遍存在焦虑、着急的问题。有的患者希望医生能马上看CT片,有的患者隔一会儿就希望能测测体温。浙江的护士们第一时间都会处理,态度何其,尽快满足患者的需要。

在翻看电子病例的时候,护理组发现今天刚好是一位女性患者30岁的生日。护士们很想给她一点祝福,但一时找不到合适的礼物。“祝姐姐生日快乐!”年轻的护士陈倩倩忽然跑到患者床边,给患者“比了个心”。她说:“这是我上班的第一天,觉得和你很有缘分。希望你能早日康复,早点回家!”患者非常惊喜,感激地说:“你们好细心,来的第一天就能发现是我生日,我真的太感动了!”

在病区里,王坚颖还碰到了留守的武汉护士姚芳芳。她跟浙江医护人员相处了一天,很是赞许。“我很喜欢浙江的医护人员,因为她们特别有亲和力,有耐心。不像我们性子急。”她还自嘲了几句。

“之前没有接触过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内心还是有点忐忑的,但是真正与这些患者面对面时,反而不担心了,就像平常那样做好每一位患者的诊治工作。”医疗队队员张守德说。

感动,是相互的。很多患者听说是来的是浙江的医疗队时,他们脸上焦虑的情绪缓和了。病区里有一对夫妻,患病已经好些天。“我们的心情也很烦恼。浙江医生和护士都很有耐心。虽然听不懂我们的方言,但是会一遍遍问,她们还是都是孩子啊,将心比心,能做到这样真不容易!”丈夫说。

截至216日下午17时,浙江第四批援助武汉医疗队已经收治新冠肺炎患者151名,彰显“浙江速度”和“浙江担当”。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