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你想要找的

NEWS
新闻资讯

健康报:“高考食堂”、机器人送餐……邵逸夫医院筑就全方位防疫体系(医院官方微信)

2020-02-09 4619

健康报:高考食堂、机器人送餐……邵逸夫医院筑就全方位防疫体系

 

桌前只坐一个人,一律朝向同一方向,两桌间距离一米开外,不得交头接耳,不得传递菜肴。


近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的员工食堂火了,这个被网友称为“吃出了高考感觉”的单位食堂,不仅登上了微博热搜,人民日报官微也进行了转载。

“高考食堂”,只是邵逸夫医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当中,筑就全方位防疫体系的一个小小缩影。

为了应对严峻疫情,医院党员干部冲锋在前,第一时间成立邵逸夫医院防控新型冠状病毒领导小组,由院长蔡秀军、党委书记刘利民担任组长,层层落实目标责任,全员投入到疫情防控当中,逐渐建成了全方位、立体化的防疫体系。

“从老百姓进入医院大门的那一刻起,就进入了医院防疫网络当中。我们紧盯入院、治疗、出院、院感防护、后勤保障的各个关口,及时、提早扫除院内外感染盲区,把患者和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坚决遏制疫情蔓延势头。”邵逸夫医院院长蔡秀军说。

 



一日三高考食堂、机器人送餐

从衣食住行上将防护做到极致



“滴……”

一则来自邵逸夫医院的内部短信,发到了医院党政办员工小王的手机上。这已经是她连续多日接收到医院短信,让她主动填写当天健康状况和流行病学调查资料了。

虽然觉得有些“麻烦”,但小王觉得,“非常时期用非常之策,是对自己和他人负责。”

除了信息“滴”一下,填写健康状况调查外,小王上班最少得经过两次体温检测“滴”,一次是进医院大门,一次是进入行政大楼,都会被门口的工作人员要求测体温并进行登记。

一日三“滴”,是邵逸夫医院各科室人员强化体温检测,严格实施院内发热情况时时报告制度的升级版。

为了尽可能在医院内部筑就防控墙,春节假期结束前,邵逸夫医院就对全院5000多名员工进行全员摸排,要求来自湖北、温州、台州等地或有接触史的300多位员工居家隔离。

“我们要从各个细节上来强化疫情防控。”蔡秀军说,作为一家大型公立三甲医院,两院区日均发热门诊量保持在300400人次,加强员工防护是当务之急。

自疫情发生以来,医院从各个相关细节入手,不断强化员工培训,梳理防护流程,做好防护用品供应,全方位保证医务工作者安心、安全地打好这次防疫战。

为了进一步加强员工防护,131日,邵逸夫医院在全省率先打造了“高考食堂”,即全院员工按时间分批就餐,严格控制就餐人流量;提倡员工自带餐具;每张餐桌摆一张椅子,所有人朝着同一方向坐,前后左右的距离保持在一米以上;在食堂专设盒饭购买供应点,方便员工购买;加强食堂空间环境和桌椅消毒;不允许医护人员穿白大褂进入食堂……

不仅在员工“吃”的环境上、“吃”的方式上如此严格,邵逸夫医院在员工的“穿”上也极为苛刻。据介绍,在医院发热门诊和隔离病房内等重点防疫科室,医护人员要严格根据规范脱穿防护用品,每一个步骤都有人监督,以确保员工安全,尽可能避免暴露风险。

在重点防疫科室,医院对员工实行“住院式”月工作制,也就是专门为其开设隔离宿舍。员工下班,需乘坐专梯,走固定的路线回到宿舍。一个月的工作结束后,再过了14天观察期,员工才可以恢复正常生活。

“这既是充分保护我们的员工和其家属,更是保护我们的患者。”蔡秀军说。

在隔离病房,邵逸夫医院还用上了人工智能“送餐机器人”,将喷香的饭菜和相关药品送到隔离病房中确诊患者或疑似患者手中,大大降低了医护人员因密切接触患者带来的感染几率。

 



名医直播、免费咨询、网上续方

开通线上防疫专列



“防控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是一场持久战,医疗机构要善于整合各类资源,在做好线下防控的同时,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开展线上防疫,这既能方便百姓,又能全方位提升全民防控意识。”蔡秀军说。

据介绍,为减轻医院疫情防控压力,降低群众交叉感染风险,及时满足群众迫切的医疗健康需求,邵逸夫医院充分利用互联网医院平台,围绕疫情防控开设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线上专家咨询快速通道、防控知识线上课堂、线上心理防疫专线、慢病线上续方和药品配送等便民举措,构筑了线上防疫阵地,让老百姓足不出户就能解决健康问题。同时突破地域限制,为湖北等地群众和潜在患者提供线上服务,分担其疫情防控压力。

 

_

121,邵逸夫医院互联网医院平台正式开设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线上专家咨询问诊专线,一期入驻呼吸内科、感染科、急诊医学科、重症医学科等62个医疗专家团队。截至目前,100多个医生团队实时在线, 25日已完成线上接诊2.4万人次。

_

122,一场名为《预防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的正确姿势》的直播在邵逸夫医院互联网医院平台展开,吸引9381人在线收看。

_

125,邵逸夫医院全科医学团队整体入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线上咨询问诊专线,开启全科首诊,专科分诊的线上服务模式。

_

23,上线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人工智能辅助咨询问诊系统,协助接诊专家快速、准确收集病情信息,提升了专家的工作效率。

_

24,邵逸夫医院互联网医院平台联合精神卫生科、心理健康团队,开启线上心理防疫专线,7位名医免费答疑,满足了特殊时期百姓对心理问题的咨询需求。



据邵逸夫医院互联网与人工智能办公室人员介绍,互联网医院平台技术人员不断完善平台服务功能和应用体验,上线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筛查和院前预问诊系统、门诊处方全流转系统、多学科线上会诊系统等,尽可能提升群众就医体验,增强大众医疗健康获得感。

“简直太方便了!”家住杭州市江干区的张大爷是邵逸夫医院内分泌科的一位患者,这几天,张大爷的降糖药吃完了,所住小区也施行了严格的出入管控。怎么办?张大爷的女儿通过邵逸夫医院互联网医院“药师服务”功能,找到了线上医生为老父亲进行了在线复诊,而后医生开具了电子处方。随后,药品经专门物流配送到达了张大爷手中。

互联网阵地也成为增强大众健康素养和疫情防控意识的主阵地。邵逸夫医院利用新媒体阵地,不断增加疫情知识宣教内容,疫情期间官方微信已发布8篇科普宣教文章,累计阅读量超过100万。

 

 

就医流程更精细  全力保障患者安全

织就严密防控网



为防止疫情蔓延,同时尽可能让有迫切需要的患者尽快就诊,邵逸夫医院自23日起,开展普通门诊、专科专病门诊、专家门诊、名医特需门诊的诊疗工作,医院急诊、发热门诊继续24小时开放。

在疫情防控期间,邵逸夫医院实施门诊工作的预约诊疗以及互联网门诊和咨询相结合方式,尽可能细化各项流程,减少院内病人流量。同时,为了避免门诊人流聚集,医院严格控制诊间加号,已挂号的病人若无法按时前来就诊,两院区均可通过预约原途径取消。

邵逸夫医院还专门拟定了一份温馨的门诊、住院就医须知,对门诊就诊患者、住院患者、住院陪护需要注意的事项进行了详细的提醒,并通过医院官微传播。

 

从患者进入医院开始,就进入了严格的防控网当中。门诊、急诊、发热门诊预检关口前移测温,对患者实行严格的“三问”制度,即详细询问患者流行病学史、呼吸道症状、有无发热等,根据相对应的预案进行规范处理。

对住院病人来说,医务人员需再次详细询问所有患者流行病学史和发热相关症状,详细记录在病历中,患者认可后签字。

对于专科疾病出现发热症状的患者,专科医生如不能彻底排除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首诊医生必须在再次询问流行病学史,行血常规、CT 等检查的基础上,启动院内疫情防控临床专家会诊流程,并就地隔离患者和接触医生。

“我们的原则是,高度重视病人所需,不拒绝、不推诿,早诊断、早治疗。”蔡秀军说。

目前,邵逸夫医院已经在探索使用将中医疗法纳入收治在隔离病房内的疑似病人或确诊病人治疗当中,充分发挥中医在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领域的作用。

疫情期间,邵逸夫医院在做好医务人员物资保障的同时,也关注他们的压力、情绪等内心世界,定期启动针对医务人员的心理健康筛查,对结果为阳性的一线医护人员,及时开展11疏导,并邀请精神卫生科开展咨询服务。

“从战‘疫’打响的那一刻起,我们就坚信,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引领下,在党中央、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我们定能共克时艰,在战‘疫’一线书写邵医人的满意答卷,同全国人民携手赢得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最终胜利。”蔡秀军院长说。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