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护理学会重症护理专科护士京外基地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重症医学科作为重症护理人才培养双基地,自2017年成为浙江省专科护士培训基地,2020年获批中华护理学会京外临床教学建设基地以来,已构建国内领先的重症护理人才孵化体系。基地以“亚专科建设、国际化视野、科研创新、延伸服务”四位一体为特色,构建临床-教学-科研深度融合的培训模式,充分保障了教学质量。并增设我院APN特色课程,旨在为学员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培训体验。
1. 基地特色:
(1)亚专科发展护理协同创新平台
我们致力于打造专业、高效的重症医学护理团队。近年来,医护合作稳步推进亚专科团队建设,2019年9月,重症医学科联合呼吸与危重医学科,组建了国家呼吸区域医疗中心及综合类别国家区域医疗中心,构建“重症医学科-专科-康复”三位一体诊疗模式,涵盖ICU医生、ICU护士、呼吸治疗师和康复治疗师在内早期康复团队。建立国内领先的重症胰腺炎、重症心脏、重症神经亚专科团队,构建标准化亚专科护理培训体系,为改善患者预后做出了重大贡献。
(2)国际化循证护理实践体系
自建院伊始,我院重症医学科便作为独立学科运行,为ICU护理团队提供了一个高起点的发展平台。早在1997年,我院ICU护士成为美国重症护士学会(AACN)会员,并获得了AACN的“主席奖”和“先锋精神奖”。并在实践中探索,创新实施“3E”教学模式(Evidence-based循证实践、Exchange国际交流、Evolution持续改进),不断输送护士前往国外进修学习,这种持续且密切的国际交流使得重症护理团队始终活跃在学科前沿,在专业成长方面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3)临床转化型科研创新平台
近5年来,团队在科研领域取得显著成就,以第一/通讯作者在SCI期刊上发表论文26篇,核心护理期刊上发表论文78篇;以副主编编撰医学著作1本、参编专家共识1项;获得专利共219项,其中国家发明专利8项,软件著作4项,已转化2项。主持护理研究项目省部级5项、厅局级33项、院级26项,科研经费累计达200余万元。
(4)全链条重症延伸服务体系
自建院之初,我院便建立了院内抢救系统,其中重症医学科的医生、护士和呼吸治疗师构成院内抢救小组主要成员,是院内危重患者的坚强后盾。此外ICU护士主导的镇痛镇静管理、快速反应系统、高级生命支持等技术在院内重症患者救治及持续管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2. 师资力量
组建由博士生导师领衔的阶梯式教学团队,博士生导师2人,硕士生导师4人,硕士学位11人,专科护士16人;47名师资均为中级及以上职称,高级职称占比10.6%(正高2人/副高3人),拥有中华护理学会专科护士带教老师临床教学能力提升、浙江省基地专科师资培训、院内科研导师等证书。
3. 学员情况
目前基地共接收17批学员,累计377人。学员们理论及操作考核成绩优异,圆满完成了临床实践阶段的培训,重症护理专科护士认证率100%,其中14人推选中华护理学会临床个案汇报,10人获得名次。
4. 获得荣誉
“2024年护理质量改进提灯项目被推选”“2024浙江省ECMO技能竞赛三等奖”“2022年夯基础、重质量-重症技能一等奖”“2021年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2021年夯基础、重质量-重症技能三等奖”“2019年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中华护理学员个案汇报获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逆行援鄂优秀护士”“浙江大学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