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你想要找的

NEWS
新闻资讯

浙江老年报 给直肠充气 利用肛腔镜微创手术

2019-12-27 3873

  让心病不再“疑难”

  2000余人参加这家医院心理健康体检

本报记者 俞琪 通讯员 王家铃 李文芳

来源:浙江老年报20191220日星期五 13版健康

 

  121日,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精神卫生科主任医师吴皓在微信朋友圈分享了《浙江省精神卫生条例》正式实施,在全国率先将心理健康体检纳入体检常规项目的消息,她说:“3年前,我们率先启动的心理体检与健康咨询项目逐渐完善。今天迎来了新起点。”

  早在开展健康体检初期,该院就加入了心理评估的内容。2016年,更是专门开设心理健康体检项目,至今已有2000余人次参加该体检。

  心理问题成了“疑难杂症”

  为什么要开设心理健康体检项目?“在临床中,看到很多人在获得正确的帮助前,走了太多弯路。”项目主要发起人的吴皓说。

  “心理上的问题,有时也会反映在身体上。比如我们常说‘伤心死了’‘心痛得很’,就是心理、情绪对躯体产生了影响。”吴皓认为,因为意识不强,包括有些医生也缺乏对“身心合一”的认识,往往忽视了心理因素,只按表面症状治疗,久治不愈。

  “我们医院各个科室转诊还是做得比较好的,包括现在的全科医生首诊,识别到是心理范畴的,就会转诊到我这里。”吴皓说,通常转诊到精神卫生科的都是其他科室认为的“疑难杂症”,其实问题就出在意识不到位,大家首先考虑的是躯体疾病,排除后,才会考虑心理层面,因此产生了“疑难杂诊”的错觉。

  比如一位70多岁的男性患者,说自己睡眠不太好,没力气。按“常规”操作,可能首先会被建议到神经内科,做检查,开药。刚开始吃点药,可能有些效果,但时间长了或者停药了,马上病情又反复了。

  “跟这位患者深入交流以后,就知道他产生这些情况的源头在哪里。”吴皓说,这位患者退休前在单位里是领导,退休后,感觉自己不被尊重,具体表现是碰到熟人,对方不跟他打招呼。睡前总想到这些不开心的事,导致难入睡。而没力气,是他觉得自己不如从前那么强壮,他的表述是:“我以前可以如何如何,原来都很好的。”他不服老,跟年轻时的自己比,带来明显的落差感、挫败感。

  比起仪器检查 访谈比例更高

  国家卫健委疾控局精神卫生处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8年底,我国精神科执业(助理)医师4.0435万名,平均每10万人口2.9名;注册护士10.1282万名,平均每10万人口7.3名。世界平均水平为每10万人口4名精神科医生、13名护士。而发达国家的比例会更高,如美国平均每10万人口有13.3名精神科医生。

  “美国这么高,实际上也还是不够用。”吴皓说,这可能也跟健康教育和健康理念有关,过去太关注躯体健康,而忽视了心理层面。

  在此背景下,20053月,邵逸夫医院健康促进中心正式启用时开展的健康体检就加入了心理评估模块;20161225日,邵逸夫医院正式推出心理健康体检项目。

  “当时国内几乎没有先例可参考,所以我们从标准化、规范化的角度,设置了几个套餐,先在医院内部预试行。”吴皓说。

  从定义上来说,心理健康体检是指根据心理学理论,在心理专业人员的指导下,按照一定的操作程序,借助量表、仪器和访谈,对受检者的情绪、记忆、智力、个性等心理特点做出科学推论和数量化分析,并给予相关心理健康教育和指导。

  由此可以看到,心理体检跟一般体检一样,也会通过仪器,有相关指标对照。根据个人情况不同,也可以选择个性化方案,如邵逸夫医院的心理健康体检就分为中学生基础套餐、中学生成长套餐、大学生/研究生基础套餐、大学生/研究生成长套餐、职业生涯探索套餐、夫妻/伴侣套餐、家庭/亲子关系套餐等。

  “运行以来,选择个体成长套餐的最多,不仅是青少年,成长发生在人生的各个不同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发展的主要任务。”吴皓说。“我们目前是安排在每周日的上午8时到11时,整个流程下来,每个人大约需要23小时。”吴皓说,跟一般体检不同的是,心理健康体检目前的套餐中,访谈所占的比例较高,心理健康专业团队成员后续还需花大量精力整合形成报告。心理健康体检开展3年多,已有2000余人次参与。

  “并不是过去大家认为的,看心理科就是神经病,不愿来。事实上,现在很多人对自己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关注,特别是80后、90后,很有这方面意识,很多主动来寻求帮助。”吴皓说,主要问题还是相关专业人员不足,所以《浙江省精神卫生条例》的实施,将带动更多的医疗机构和专业人员,共同推动心理健康体检的普及。

  这种医学模式

  关注人的整体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健康的定义为:不仅是躯体没有疾病,还要具备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良好和有道德,并提出“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

  我省在全国率先将心理健康体检纳入体检常规项目,对于实现“身心”都健康,无疑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今年9月,吴皓到德国交流学习。在那里,她看到了一种更为完备的健康模式的应用,“理论依据是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德国,任何科室的医生都会非常详细地询问患者在躯体、心理、社会方面相关的各种问题,关注人的整体,心身合一。”

  吴皓希望,通过自己的一些尝试,能为推动这一模式在我国的应用出一份力,“当然,任何事都是循序渐进的,我们现在已经看到了一些好的趋势,比如‘大健康’的理念提出、健康中国行动的实施等。”

  

  什么时候要做心理体检

  目前,我省一些医疗机构内已开设了心理健康体检项目。你可以在任何有需要的时候选择做心理体检,以下提供了部分需要进行心理体检的时机:

  1. 想要更加充分地了解和认识自我。

  2. 遇到了重要的选择但又感到迷惘。

  3. 感到压力重重,又无力应对。

  4. 受到婚姻家庭的关系冲突而不知如何解决。

  5. 感到莫名的恐慌和不安。

  6. 出现食欲减退、失眠,腹泻等躯体不适症状,但又查不出躯体的实质性问题。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