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快报 腰痛一个月以为肾结石,去医院碎石却意外查出肾癌!肿瘤几乎贴着血管长!


腰痛一个月以为肾结石,去医院碎石却意外查出肾癌!肿瘤几乎贴着血管长!
来源:都市快报 2019年7月21日 浙医在线
“做一名外科医生,对身体素质要求很高,要想动复杂大手术,体力首先跟得上嘛。所以我再忙,每周都要去健身房锻炼,不瞒你说,我都练出腹肌了嘞。”
周三下午,约定时间去采访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泌尿外科副主任医师陈艺成,刚落座,先被他这样的开场白逗乐了。
2008年,陈艺成从北京大学医学部泌尿外科研究所博士毕业后进入邵逸夫医院泌尿外科工作,11年来,他始终专注泌尿系统肿瘤手术治疗,利用腹腔镜,机器人手术在治疗肾癌,前列腺癌,膀胱癌和肾上腺肿瘤方面,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成为邵逸夫医院泌尿外科青年骨干。
乐观积极阳光,充满生活情趣,是我对陈艺成的第一印象,而之后的聊天,他的医者初心、勇于挑战以及傲人的临床、科研成果,更让我对这个41岁的“大男孩”心生敬意。
出生医学世家 在浓厚的医学氛围中成长
小学三四年级就为折翅的小鸟做了截肢“手术”
对陈艺成来说,学医、成为一名医生,是顺其自然、水到渠成的事,更是一种家族的传承。
陈艺成出生医学世家,一家三代都是医生。
外公秦文清,是浙大医学院病理生理学的创始专家之一,外婆马亦政是原解放军第117医院一名内科医生。
父亲陈水泉,是浙大一院的放射科医生,是浙江最早一批出国学习交流影像技术的影像学医生,在浙江省率先开展CT诊断技术。母亲秦修裴,也是一名优秀的内科医生。
从小,陈艺成就在浓厚的医学氛围中成长。“我外公是我从医的启蒙老师。小时候,家里那些淘汰下来的显微镜和手术刀就是我的‘玩具’,我从小对这些感兴趣,喜欢动手。小学三四年级时,有一次碰到一只小鸟折断了翅膀,我把它捡回家,在外公的指导下,给它做了截肢‘手术’,然后进行包扎,特别满足。后来,外公还指导我如何制作动物标本。”
而小学五六年级时成功用筷子给外婆取出一根鱼刺的经历,让家人都觉得,陈艺成是当外科医生的料。动手能力强、喜欢挑战,不服输的个性,也从那时候开始渐渐显露。
高考时,陈艺成填报的所有专业都和医学有关。经过5年本科、3年硕士、3年博士的打磨,2008年加入浙大邵逸夫医院正式成为一名泌尿外科医生。
泌尿外科手术中最难做的是肿瘤手术
把专业研究方向锁定微创手术治疗泌尿系统肿瘤
在浙大医学院攻读硕士和在北大医学部攻读博士期间,陈艺成先后师从国内著名泌尿外科专家蔡松良教授和那彦群教授。在两位优秀老师的引领下,陈艺成对泌尿系统恶性肿瘤的诊断和治疗发生了浓厚的兴趣。
泌尿外科手术中,最难做的是肿瘤手术,但陈艺成不怕,他天生喜欢挑战,哪个难就挑战哪个,他把自己的专业方向锁定在泌尿系统肿瘤上。
进入邵逸夫医院泌尿外科后,凭借邵逸夫医院国内领先的微创技术,陈艺成的微创手术技术得到突飞猛进。他最终给自己定下明确的专业方向:微创手术为主治疗泌尿系统肿瘤。在科室两任主任张志根主任和李恭会主任的大力支持和悉心指导下,陈艺成在膀胱癌、前列腺癌、肾癌、肾上腺肿瘤等疾病的诊断和手术治疗上不断进步,并在临床和科研上获得傲人成果。
2011年,还在主治医师期间,陈艺成关于前列腺癌的研究项目(转录抑制因子HBP1在前列腺癌放疗中的作用及其机制),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资助。
同年,陈艺成去日本进修,在京都大学医学部附属医院,他第一次见到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就产生了浓厚兴趣。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系统就是通过微创打孔将一套模拟人手腕关节动作的机械臂置入人体腔内,医生通过体外3D高清显示器控制这套机械臂来完成人体内的各种复杂手术,简称手术机器人。和传统普通腹腔镜相比,它具有视野更清晰,操作更精准,创伤更小的巨大优势。
当时他就相信谁率先掌握这个技术,谁就能占领微创泌尿外科手术制高点,同时也暗下决心,一定要早日掌握这项技术。之后,他被科室派到香港学习,成为第一批用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做手术的医生之一。
同时掌握前入路和后入路两种肾癌手术方式
熟练操作达芬奇手术机器人
尽可能为患者保留肾脏 保护肾功能
近两年,陈艺成在治疗复杂性肾癌方面,有了自己的独门秘笈——同时掌握前入路和后入路两种微创治疗肾癌手术方式。可以根据肿瘤的具体位置和特点,来选择相应入路方式,尽可能减少对肾脏的损害,减轻对患者的损伤。
而熟练操作达芬奇手术机器人,使陈艺成在治疗复杂性肾癌时如虎添翼,提高了保肾的成功率。
有个女患者,让陈艺成印象深刻。
50多岁的王女士(化名),因为持续腰痛一个月,在当地医院检查,疑似输尿管有结石。她找到陈艺成门诊,要求碎石。但在做CT后,陈艺成发现,事情没有那么简单。王女士的肾门(供应肾脏的动静脉和输尿管都在这里进出肾脏)位置长了一个差不多2厘米大小的恶性肿瘤。肿瘤虽然不大,但是压住了输尿管,造成肾积水,最后形成结石,同时肿瘤又和血管贴得很近,位置长得非常隐秘。如果用常规的开放手术去切除肿瘤,很难找到肾脏。
陈艺成为王女士制定了手术方案,用达芬奇手术机器人系统,从患者腹膜后入路,借助手术机器人的灵活性,巧妙游离肾脏的动静脉以及输尿管,先把动脉阻断,然后把肿瘤从两根肾脏最主要的血管中间完整地切除,既不能把肿瘤弄破,也不能把血管戳破,还要保留肾脏的完整度。同时手术还必须在30分钟内完成(切除肿瘤时首先要把肾脏血流阻断,一旦阻断就开始倒计时,30分钟内要切除肿瘤、缝合创面,并把血管打开。超过30分钟,每过一分钟,肾功能会以一定比例丢失),很考验医生的心理素质和手术技术。
在成功保留王女士的肾脏后,陈艺成又把她的输尿管结石去掉,手术很成功,王女士顺利恢复。
除了做手术,做完肾癌手术的患者如何进一步治疗,无法接受肾癌手术的患者怎么治疗?肾癌治疗怎么和靶向治疗药物结合?在陈艺成看来,肾癌的治疗不光需要手术,也要有科研。为此,陈艺成开始了专门针对肾癌的科学研究,去年,他凭借肾癌耐药方面的研究,获得了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
“今后,肾癌将越来越重视个体化治疗,把手术和药物结合起来,最终目的是让患者获得更好的预后。”陈艺成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