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你想要找的

NEWS
新闻资讯

青年时报 洪大妈小肠气发作“疼”进医院

2018-06-07 4272

洪大妈小肠气发作“疼”进医院

专家说:发现脐疝一定要及时手术治疗

□时报记者 纪含羽 通讯员 王家铃 周素琴

来源:青年时报 201867日星期四 A10版 健康新闻

  “按下去就没有,一使劲就鼓出来。过去十几年里,洪大妈肚脐上的一个小包调皮得时隐时现,不疼不痒好似无害。可就在前几天,这个小包忽然长大了,让洪大妈疼得死去活来。

  肚脐上小包忽然长大

  家住萧山的洪大妈今年76岁。十几年前,洪大妈洗澡时发现肚脐眼上出现了一个小包,软软的,用手一按就能按回去,平躺时也不会有,但一站起来或者用力屏气就出来了。除此以外,没啥不舒服,洪大妈也就没太当回事。后来,渐渐地,这个小包慢慢大了起来,从一个小包逐渐变成一个鸡蛋那么大了,有时肚脐周围会有点隐痛,痛起来有时还有恶心的感觉,而且也越来越不容易按回去了。

  医生观察后告诉洪大妈,这个病叫脐疝,是俗称小肠气的一种,只能通过手术才能治好,而且最好尽早做。因为一旦挤出来的肠管等卡住,会有很严重的后果。

  洪大妈一听要手术就害怕了,所以一直拖着没去处理。

  三天前,坐着聊天的洪大妈一下子站起来,突然感到肚脐处一阵剧痛。她赶紧回家躺下,但痛感一点没有好转,肚脐上的包也一下子变大了,硬得像个香瓜,表面颜色发暗,一碰就剧烈疼痛。家人赶紧把她送到附近的卫生院,医生一看告诉洪大妈,这个是脐疝嵌顿了,也就是肠子卡在肚脐上了,造成肠梗阻,最好马上到大医院开刀。于是,家里把她送到了邵逸夫医院下沙院区。

  脐疝应及时手术治疗

  下沙院区急诊室医生马上联系了疝和腹壁外科中心副主任医师黄迪宇。手术中,黄迪宇发现,洪大妈肚脐上有一个直径约3厘米的洞,很多肠管鼓出来并卡在洞口,造成肠梗阻。更糟糕的是,因为洪大妈拖的时间比较久,肠管已经穿孔,造成了腹膜炎。

  黄迪宇不得不切除了部分已经坏死的肠管,将污染的腹腔冲洗干净,然后把切口连同肚脐的洞一起缝合起来。手术很成功!

  洪大妈术后不久就能正常进食,现在已出院。

  黄迪宇说,脐疝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婴幼儿尤其多见,成年人相对较少。成年人得这个病,往往是因为肥胖、便秘、慢性咳嗽等导致腹腔压力增高,造成脐部腹壁组织逐渐薄弱最后破裂,造成严重后果。

  “脐疝刚开始时一般都不大,症状也不明显,患者往往容易忽视,以为是皮肤小肿块。但其实脐疝有一定的危险性,因为它的缺损比较小,而且周围组织比较硬,往往因腹部突然用力,肠子被挤出来,然后卡在缺损口上。黄迪宇说,洪大妈就是一个治疗严重被拖延的典型病例,如果最初能及时手术,她的病情不会如此严重,手术效果也会更好。

 

请升级浏览器版本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