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至2017年,我国腰椎疾病患者已突破3亿
腰痛为何成为门诊量第二的疾病
□时报记者 纪含羽 通讯员 王家铃 盛羽 马建军
来源:青年时报 2018年4月3日星期二11版 健康新闻
仅次于门诊量第一的感冒,腰痛成为很多综合性医院门诊量排名第二的疾病。据统计,截至2017年,我国腰椎疾病患者已突破3亿,60岁以上人群的患病比例高达82%。在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庆春、下沙两个院区一年有六七万患者来看腰痛,腰椎问题占据五成以上。为什么腰椎疾病会成为困扰都市人的难题?又将如何治疗呢?
大伯腰椎管狭窄的
问题终于得到解决
绍兴的梁大伯今年85岁,最近,他腰痛的毛病越来越严重,走出不到50米就会加重腰痛并出现双下肢酸胀疼痛。
在当地医院,梁大伯被确诊为腰椎管狭窄,医生建议他进行后路腰椎手术,这是目前治疗腰椎退行性疾病最为普遍的腰椎椎间融合手术。然而问题是,手术后症状虽然会在短期内缓解,但过两三年依然可能会有腰疼的隐患。这让梁大伯打了退堂鼓。
之后,梁大伯又打听到另一家医院有前路腰椎手术的方法,从腹部进入的前路腰椎手术可以避免对脊柱骨质的凿除,也不会经过椎管,可以避免损伤神经,不会有术后又腰痛的风险。当梁大伯燃起希望之火时,却又被告知前路腰椎手术还是有较高的腹膜后大血管、腹腔脏器、输尿管损伤的风险。思来想去,梁大伯无奈放弃。
随着病情愈演愈烈,梁大伯每走几步就会出现双腿麻木、无力的情况,实在无法忍受的梁大伯经过多方打听,得知邵逸夫医院有斜入路腰椎间融合术(OLIF),便来到医院骨科范顺武教授处就诊。很快,范顺武为梁大伯安排了手术,经过几天休养,老人家已经可以正常行走与生活。
“歪门斜道”
避免诸多弊端
“歪门斜道”是范顺武教授对OLIF的戏称,这个打上“邵逸夫医院”标签的创新的术式,如今已经被推广开,不乏有北上广一线城市的顶尖医院骨科专家前来学习。从2014年起,每年都有300~400名骨科医生前来邵逸夫医院学习,到目前为止,全国已经开展了700多例OLIF手术。
上周六,一头小猪被“请”到学习班用于模拟操作,范顺武团队也在几百位来自全国各地专家的观摩下,连线手术室视频完成了4例OLIF手术。这样的学习班被范顺武取了个有趣的名字——“小猪班”。
范顺武告诉记者,以往后入路的腰椎椎间融合手术,存在医源性腰大肌损伤风险,可能导致手术以后远期腰背部疼痛,而前入路则存在对血管脏器等损伤的风险。之后提出的侧入路腰椎间融合术虽然没有前后入路手术存在的问题,但仍然存在较高的腰大肌和腰丛神经损伤发生率。
“OLIF这个术式,是自腹膜后腹部血管和腰大肌前缘之间的生理间隙进入,既避免了前入路手术对大血管的过度牵拉,又可避免侧入路手术对腰大肌和腰丛神经的损伤,同时不存在后入路手术的诸多缺点,最大程度地降低了手术的并发症发生率。同时,该手术还有时间短、出血少、融合面积大、术后恢复快的优点。”范顺武教授说。
●链接
这些适应症
可以用OLIF来治疗
·退行性腰椎侧弯
·轻度椎管狭窄
·腰椎融合失败
·腰椎节段不稳定
·邻椎病
·I-II腰椎滑脱
·腰椎椎间隙感染
·椎间盘原性腰背痛
您好!有医学相关问题请咨询AI数字人
你正在使用旧版本浏览器。请升级浏览器以获得更好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