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84岁老人吃饭噎得慌竟是患了癌 这些习惯你可能也有


84岁老人吃饭噎得慌竟是患了癌 这些习惯你可能也有
五类人易成为食管癌的“后备军” “烟酒生”和“趁热吃”要不得
2018年03月21日 来源: 浙江在线 记者 梁婧娴 通讯员 王家铃 周素琴
浙江在线-健康网3月21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梁婧娴 通讯员 王家铃 周素琴)84岁的老童最近有些不自在,吃饭时总觉得噎得慌,喝粥还好,一碰上米饭等硬质食物时,下咽就特别不顺畅,喉咙里像多了一道挡板似的。老童于是去医院做了胃镜检查,被诊断为“食管鳞状细胞癌”,且已进展到第三期。肿瘤组织牢牢占据了食管内腔,呈菜花样隆起,从上往下分布约5厘米。
当地医院医生告诉家属,虽然从病情上看,手术治疗是最佳选择,但考虑到老童已经84岁高龄了,要经历这样一场“胸外科最大的手术”,担心老人家吃不消。
辗转多家医院,医生的说法都如出一辙。绝望之时,老童来到了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郦志军主任的门诊室。
分析了老童的各项检查结果,郦志军主任认为肿瘤有完整切除的可能,“虽然年龄大,但只要心肺功能耐受,老童仍然可以选择‘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的微创手术技术来治疗。”
所谓“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就是在胸部和腹部各取3~4个指甲盖大小的小孔,通过胸腔镜和腹腔镜进行食管和胃的游离、淋巴结清扫以及胃食管颈部吻合手术。与常规开胸手术相比,具有出血少、损伤小、术后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肺功能损伤小等明显优势。
在排除手术禁忌后,老童被推进手术室,受肿瘤组织侵蚀的中下段食管被切除,胃被做成管状,上移到颈部,既承担胃的职责,又扮演食管的角色。整个手术过程耗时3小时,出血不足50ml。
老童在进行康复锻炼
老童的术后恢复过程十分顺利,没有出现吻合口瘘、肺部感染等并发症。术后第一天就能下床行走并进行康复锻炼,术后第5天开始进食,术后一周就出院了。
据悉,老童是邵逸夫医院胸外科做食管癌手术的年龄最大的患者。
这些人易成为食管癌的“后备军”
“烟酒生”和“趁热吃”要不得
食管解剖图谱
食管,起于口咽部,终于胃食管连接部,呈长管状,总里程约25厘米~30厘米,是所有食物进入体内的必经之路。食管癌是食管的恶性肿瘤,全世界每年有40多万人发病和死亡。中国是食管癌大国,世界上60%的食管癌患者来自中国。
“这与种族、地域、基因、生活习惯、饮食习惯等都有一定关系。”郦志军主任介绍,在中国,河南、山东、山西、福建、江苏北部是食管癌高发的省份,“河南一些地区的水土中亚硝酸盐含量较高,山东、山西两省的人爱吃腌制品,好喝白酒,这些都会增加食管癌发病风险。”
浙江的发病率总体不高,但天台、玉环、舟山等地相对高发。郦志军主任表示,除去遗传因素导致食管癌风险增高外,它的发生与生活和饮食习惯极为密切。
五类人易成为食管癌的“后备军”:
1. 有家族遗传史的人
食管癌的发生有较明显的家族性,因此一旦家里有人患上了食管癌,其他人也要经常去医院进行检查。
2.“烟酒生”
据统计,长期大量喝酒的人,发生食管癌的风险比不喝酒的人高十倍,而长期吸烟的人患食管癌的机率也会大大增加。比如刚做完手术的老童,就是一名典型的“烟酒生”,抽烟十多年,每天一包,酒更是他的心头好,30多年来每天要喝半斤黄酒。
3.爱吃火锅、烧烤、喝热茶的人
过热的食物会对食管造成负担,损伤食管黏膜,增加食管癌的患病机率。另外,在进食的时候吞食过快,或是喜欢吃辛辣刺激食物的人,也容易诱发食管癌。
4.爱吃腌制品的人
腌制食物为了保存时间长,往往含盐量较高且又含有大量亚硝酸盐,容易诱发食管癌和胃癌。
5.有口腔问题的人
有研究表明,口腔内部分与牙龈关联的细菌如果含量高,患食管癌的风险会上升。因此,除了每天好好刷牙外,一年至少要洗一次牙。
郦志军主任表示,食管癌早期症状不明显,不少人确诊时已进入中晚期。“食管癌一般可分为四期。第I期时,肿瘤组织未突破黏膜层,到了第II期,会侵犯到浅肌层,第III期则突破肌层,第IV期就是晚期了,会侵犯到‘邻居’心脏或其他器官组织。”郦志军说,如果感到吞咽困难,进食时有哽噎感,很可能已经进行到中晚期了,这时食管内径四分之一都已被癌细胞侵蚀,一定要马上到医院检查,尽早治疗。
如何预防食管癌?郦志军主任建议,高危人群每年要进行胃镜检查,如有胸部不适、进食刺痛感,要及时去医院检查。同时养成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戒烟限酒,少吃腌制品和辛辣的食物,吃的食物和喝的水温度在20℃~45℃为佳,保护口腔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