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闻APP 半年来他为何对老婆拳打脚踢 自己还全然不知


半年来他为何对老婆拳打脚踢 自己还全然不知
2017-09-18 | 浙江新闻客户端 通讯员 周素琴 记者 李文芳
梦中打人。
“主任啊,您一定要帮帮我,这日子没法过了。您看我身上到处是淤青,都是被他打的!”
近日,一对中年夫妇来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精神卫生科就诊,还没陈炜主任医师开口,女方就抢过了话茬。
住院医师李瑶瑶当天跟陈炜主任医师门诊,她就觉得很纳闷,“挂号的是男性患者,叫苦的为何是个女性?啥时候精神卫生科也看打架外伤啊,这难道不该是去急诊看吗?”
只见陈炜主任核对了患者姓名后,开始询问患者病史。
结婚30年,半年来“老头”深夜拳打脚踢
患者杨先生,55岁,高中老师,平素性格温文儒雅,30年来夫妻恩爱、家庭和睦。
可最近半年,老杨仿佛变了一个人。晚上睡觉时,常说梦话,并伴随有拳打脚踢等行为,这让睡在一旁的妻子深受其害,总是莫名其妙被锤了一拳或踢了一脚。
老杨夜间出现的奇怪行为,让夫妻二人身上伤害累累,晚上睡不好觉,白天打不起精神。不仅如此,也影响了夫妻两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妻子百思不得其解,原本深爱自己的丈夫如今怎么了?难道真的像电视电影里演的妖魔附体了?人格分裂了?还是变成神经病了?
所谓病急乱投医,老杨妻子还专门去庙里烧香祈福,可一段时间下来患者病情未见好转。
夫妻二人这才想到去医院。于是,来到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做全身检查,整个检查下来头颅磁共振、彩超、血化验等均未见异常。其他科医生遂引荐他们到邵逸夫医院精神卫生科主任兼睡眠中心主任陈炜的门诊就诊。
终于确诊,原来患者得了睡眠障碍
陈炜主任耐心听完患者病史,发现患者夜间睡眠出现行为异常,且患者每次发作时都在做梦,出现的言行与梦境相关。
陈主任心理有了方向:“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他告诉患者,需要进行多导睡眠图监测再明确诊断。
一周后,这对夫妇带着多导睡眠图监测的报告结果再次来到陈主任门诊,报告单显示患者快动眼睡眠期出现上下肢不自主抽动。
这个结果再次证实了陈主任的判断。杨先生不是大家想象的人格分裂了、妖魔鬼怪附身了,而是一种病,医学上称之为“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
有病,就得治了,可要怎么治,就要先了解什么是“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
一般情况下,大多数人每天平均需要6到10小时的睡眠,包含4到5个睡眠周期。一个周期包括非快动眼睡眠相和快动眼睡眠相。我们晚上做梦的时期就处在快动眼睡眠相。
正常人做梦的时候,有时会感觉梦境很清晰、生动,在梦里会经历各种情绪和行为,如极度紧张、恐惧、害怕,可是想逃逃不掉、无助无力感,这便是因为此期骨骼肌张力降低使活动静止。简而言之,大脑很活跃,然而手脚想动却使不上力气。
然而,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被认为是在快动眼睡眠期肌张力降低的状态消失时出现,导致患者将梦境付诸行动。患者的动作多表现为肢体的暴力行为,如类似杨先生拳打脚踢自己和床伴,其他的表现还包括说梦话、呼喊、大哭、大笑、咒骂等,常导致患者本人及床伴受伤,严重者可发生坠床以至骨折。
青少年发生率高 老年男性应引起重视
陈炜主任告诉记者,在儿童青少年时期,这种现象发生率很高,通常与脑功能尚未发育健全有关,随着年龄增长、生长发育逐渐缓解,家长不必太过担心,但要做好保护措施。
而对于成人做梦的时候出现行为问题时则需要引起重视,特别是50到70岁的老年男性。
“老年男性出现这种行为,通常与神经变性病如帕金森病、路易体痴呆、多系统萎缩等密切相关。”陈伟主任说。吸烟、头外伤、务农、农药及杀虫剂长期暴露史会增加该病患病风险,应注意避免。
幸运的是,目前该病可诊断、可治疗。根据患者夜间做梦时出现行为异常,结合多导睡眠图观察到快动眼睡眠期肌肉失弛缓现象可明确诊断。氯硝西泮、多奈哌齐、褪黑素、阿戈美拉汀等药物对该病治疗有效。
“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具有一定的危害性,同时也可能是其他更严重疾病的早期预警信号,尽早发现与治疗对于症状改善以及疾病预后十分关键。”陈伟主任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