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新闻客户端:姚玉峰获“白求恩奖章”后的24小时:3个城市11台手术


姚玉峰获“白求恩奖章”后的24小时:3个城市11台手术
来源:2017-08-19 | 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 李文芳 陈宁
医者仁心,时代楷模。8月17日下午,在北京举行的全国卫生计生系统表彰大会上,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眼科中心主任姚玉峰荣获全国卫生行业最高荣誉奖——“白求恩奖章”,成为我省第二位获此殊荣的医务工作者。姚玉峰作为获奖代表首个发言。刘延东副总理为姚玉峰颁发奖章和荣誉证书。
记者了解到,在全国卫生计生系统表彰大会上,我省1人获“白求恩奖章”、8个集体获评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集体、36人获评全国卫生计生系统先进工作者。
“感谢”“感恩”“感激”,8月18日晚,拨通姚玉峰教授的电话,问及荣获“白求恩奖章”的感想,他连续用了3个形容词。他说,回想站在“白求恩奖章”领奖台上那一刻,重温白求恩精神,他感到“无比荣幸、无上光荣”,让他更加深切地感恩国家鼓励知识分子、关爱知识分子,充分让知识分子发挥特长和作用的美好时代。
“获得如此巨大的荣誉,我更应该像白求恩大夫一样,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姚玉峰荣获“白求恩奖章”,省卫计委主任杨敬“感到骄傲和自豪”。他说,姚玉峰同志身上,集中体现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卫生计生职业精神,体现了新时期卫生计生工作者和留学归国人员的奉献精神和崇高品格。下一步,全省卫计系统将进一步做好相关宣传工作。
“我们眼科界的楷模,学习姚教授好榜样。”
“眼科人的骄傲!”
“他们的身后一定是常人无法想象到的付出与坚持!”
“知行合一,心向光明!”
获奖当晚,浙大邵逸夫医院眼科副主任医师王冰鸿的微信朋友圈“炸了”。大家都非常激动、反响热烈。一边是爆屏的新闻,可另一边,科室的工作一如既往。当晚9时多,王冰鸿还接到姚玉峰的信息:“捐献的事情怎么样?如果有了,及时通知。”原来,他还一直记挂着一位双眼失明、角膜移植5次均失败的河南患者。
记者了解到,表彰大会结束后,为了不影响第二天手术,姚玉峰连夜赶回杭州,直到凌晨2点半才休息。18日早上7点钟,他便出现在邵逸夫医院眼科中心,查房、准备手术。
8:10开始做手术,连续做2台全飞秒激光手术,2台角膜移植手术,6台三焦晶体植入术,一台白内障手术,一直忙到下午三点多。没来得及休息,姚玉峰又马不停蹄地赶3点50的高铁前往宁波。北京、杭州、宁波,24小时跨越三地,他的心中,永远都是病人、工作。
王冰鸿说,不管姚主任有多忙,都不会耽误病人。为医者,他把病人装在心里;而为师者,他把学生教出师。这两点姚玉峰主任都做到了。她说,自己要从姚玉峰的言传身教中不断汲取精神力量。
据了解,自6月初中央和省里各大媒体报道了姚玉峰事例后,各种采访、社会活动占用了他大量时间。可这丝毫没有影响他给预约好的病人看病、做手术。截至8月4日,两个月时间里,他看门诊1160人次,做手术232台。
“姚老师获奖实至名归。”在浙江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吴奕征看来,他的老师姚玉峰不仅拥有医者的三个境界:精尖的医术、高尚的医德、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且将其做到了极致。在技术上,独创的姚氏角膜移植术切实解决角膜领域的世界难题,受到同行认可;在医德上,老师的门诊常常爆满,好评如潮,“待患者如亲人”六个字在他身上得到完美诠释;在责任感上,他义务推广自己的技术,并无偿献出专利,那种对国家,对人民的赤诚,让他们年轻人深受触动。
浙大邵逸夫医院眼科中心许叶圣主治医师说,白求恩燃烧尽了自己,达到了永生,今天它凝成一个标志,铸成一个奖章,别在姚老师的胸前,正如大家的赞叹,姚老师是“我们的榜样!我们的典范!我们的梦想!” 姚老师用知识帮助患者和同行,成为他们理想的“灯塔”。
“非常荣幸能和姚老师在同一个团队”,来自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妇产科医院、7月份作为教师代表加入学院师德建设工作组的徐向荣提起姚玉峰老师,崇敬之情溢于言表。他说,姚玉峰教授获得白求恩奖章实至名归,将以之为楷模,学习他立德树人、桃李天下的名师风范和求是求新,勇立潮头的大医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