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快报 食谱也是“药”!惊到肚子疼、腹泻的“老病号”


食谱也是“药”!惊到肚子疼、腹泻的“老病号”
来源:都市快报 2017年6月4日 星期日
“我从来没有想过,不用吃药,不用打针,只要按着食谱吃饭,我这困扰了快十年的肚子痛和拉肚子竟然都好了!”
36岁的王先生这十年来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轻松过。
来自外地的王先生自从在杭州读了大学,就特别喜欢这座城市,大学毕业后,他找了一份保险销售的工作,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在杭州打下自己的一片天地。
但自从干了保险之后,王先生每天都要奔波,一日三餐凑合着解决,牛奶、面包及快餐成了他的家常便饭。久而久之,王先生发现自己的肚子越来越不听使唤了,常常有脐周疼痛,而且总是伴有强烈的便意,每次排便,也都和拉肚子一样,基本见不到成形的大便,而这种疼痛总会随着排便而缓解。
起初,这种情况还只是在王先生吃饭后出现,后来越来越频繁,一周中有好几天,一拉就是四五次,好多次他和客户交谈时,都忍不住要到处找厕所。
王先生被搞得焦头烂额,体重一天天下降,到最后连工作的心思都没有了,索性辞了职,反复找消化内科名医诊治,做了血常规、肝功能、生化电解质、肠镜、胃镜等等各种检查,前后用了益生菌、中药等多种治疗方法,但症状总是在停药之后再次出现,而且越来越严重。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王先生找到了邵逸夫医院消化内科的戴宁主任。
一见到戴主任,王先生就把自己所有的问题说了个遍,迫切希望戴主任能尽快给他诊疗,让他康复。
仔细翻看了王先生先前的诊疗过程,戴主任诊断他是典型的肠易激综合征表现,结合门诊就诊期间的表现和描述,戴主任建议他尝试饮食治疗,并经消化内科、精神卫生科多科评估,共同治疗。
肠易激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以慢性腹痛,伴随大便性状或频率改变,且腹部症状与排便相关的功能性肠病。常有多种消化道伴随症状,如腹胀、排气增多、腹部不适、排便紧迫、排便不尽等,同时可出现烦躁、焦虑、易怒、乏力、失眠等精神症状。严重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常常需要反复就医用药,生活质量明显下降。
王先生挂上了邵逸夫医院的功能性胃肠病联合门诊的号,消化科、精神卫生科医生分别给他做了详细的消化症状问卷调查和心理评估,做了相应的建议指导,还请来了营养科的冯丽君主任,为王先生量身订制了一套饮食营养治疗计划,特别叮嘱他日常饮食中尽量避免摄入那些可能引起他肠胃不适的食物,注意培养生活中的一些饮食习惯,坚持饮食治疗3周。
王先生拿着冯主任的食谱,每一餐每一顿都按要求去做,一天、两天、一星期、两星期……王先生渐渐感觉肚子痛的频率明显减少了,腹泻也渐渐的从每天4-5次变成每天1-2次,大便成形了,体重也逐渐升上去了。
“肠易激综合征这种功能性胃肠病,病因非常复杂,饮食、精神压力、胃肠道感染等等都可能造成疾病发作,单单依靠消化内科用药,往往不能达到很好的诊治效果,联合营养科、精神卫生科的多科诊治团队化管理模式,可更好地为病人做全面评估和治疗。
目前在国外,通过调整饮食结构,多数病人的症状得到改善,饮食疗法经济省时又避免了药物副作用的特点,让其逐渐成为了肠易激综合征的首选治疗方法之一。
当然,科学的饮食治疗十分重要,既要改善症状,又不能影响营养物质摄入,这就需要在有经验的营养专家指导下进行。